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走進廣東 > 運動賽事 > 體育大圖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昨晚閉幕 競體與群體雙輝 廣東總排名第一

時間 : 2021-09-28 12:38:04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已編輯圖片

廣東代表團在本屆全運會取得了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圖片來源:新華網

  27日晚上,廣東元素驚艷閃耀十四運閉幕式,粵港澳將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閉幕式上播放了由三地提供素材、由廣東制作的“粵港澳4分鐘”宣傳展示片。本屆全運會,廣東代表團派出奧運冠軍湯慕涵擔任開幕式旗手,她以3金2銀成為本屆全運會廣東代表團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而劉湘作為“廣東速度”的代表領銜廣東代表團出席了閉幕式,她也是本屆全運會游泳比賽唯一一位打破亞洲紀錄的運動員。

  廣東代表團常務副團長王禹平表示,十四運廣東代表團在競體項目上有進步,54枚金牌列山東代表團之后排名第二,在群體項目上保持優勢,21金排名第一,總排名全國第一,取得了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

  競技項目含金量高

  尖子明星更加閃亮

  截至9月27日,根據十四運競賽總則項目設置以及官網統計成績,廣東代表團在本屆全運會的競體項目上取得了54金32銀56銅,列山東之后排全國第二,在群體項目上則以21金10銀10銅在全國遙遙領先,因此在總排行榜上以75金42銀66銅排名全國第一。

  這樣的數據跟廣東以競體帶動群體全面發展、建設體育強省的結構相吻合,增強了廣東作為下屆全運會東道主的信心,有決心在粵港澳全運會中取得好成績,為中國體育做出更大的貢獻。王禹平表示,按此前的估算,廣東代表團的競體項目金牌數在50枚~55枚之間,群體項目金牌數在20枚左右,廣東代表團總體發揮出色,圓滿完成任務。

  廣東代表團在本屆全運會上亮點突出。首先是競技項目含金量高,尖子明星更閃亮。曾經,廣東體育有過“尖子不尖”的尷尬,但本屆全運會,從東京奧運會歸來的明星選手表現更搶眼,蘇炳添百米仍跑進10秒以內,樊振東戰勝馬龍成為雙冠王,謝思埸衛冕三冠王,全紅嬋再現“水花消失術”,湯慕涵勇奪三金并打破全國紀錄等,廣東隊也是游泳比賽中唯一打破一項亞洲紀錄、兩項全國紀錄的隊伍。

  廣東籃球全國領先,全部8個籃球小項,廣東代表團取得了3金2銀2銅的驕人戰績;乒乓球男團時隔24年再登頂,男子曲棍球、賽艇女輕雙雙均時隔20年奪金……體現了廣東體育人難能可貴的傳承、堅持與復興。廣東跳水隊歷年來奪得13枚奧運金牌全國第一,在本屆全運會上以7金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為陜西跳水奪冠的林珊也是廣東輸出,還有廣東健兒在田徑女子三級跳包攬前三,高爾夫總共4個項目取得2金2銀1銅。

  同時,本屆全運賽場不乏老將們的身影,蘇炳添、劉詩雯、劉虹等仍在堅持,劉湘、余賀新等仍在突破自我,更重要的是廣東代表團以首次參加全運會的年輕運動員為主,即便也遭到“回頭望月”失誤的敲打,但眾多年輕運動員的出色表現為廣東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為下屆奧運會和全運會力爭佳績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群眾體育全面開花

  蓬勃發展更進一步

  同時,廣東群體項目全面開花,展示了廣東群眾體育蓬勃開展的風采,跟上屆全運會相比可以說更上一層樓。例如龍舟報名參加6項全拿金牌,農民選手繼續揚威,還有網球、乒乓球、羽毛球、輪滑、毽球、圍棋等項目,均展現了廣東群眾體育社會化水平高的特點。

  廣東建設體育強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全民健康,滿足廣東人民的多元需求,從推動青少年終身運動、增強體質、磨煉意志等出發,進而解決場地、組織、賽事活動、科學指導與運動防護等問題,這些都催生了更多優秀的群眾體育隊伍,隨時拿得出手并來之能勝。

  如今競技體育、職業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的發展已經完全交融在一起,如廣東宏遠籃球,從國家隊尖子的培養到青少年培訓產業、帶動影響年輕一代參與籃球運動、拓展體育文化等功能皆完備。同時,廣東作為全國經濟、人口的第一大省,多元化人口結構與社會需求,這都為群眾體育的開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即便是冷門項目,如馬術、射擊、帆船、冰雪項目等,都有體育產業發展的空間。

  最后,王禹平指出,粵港澳共同承辦2025年全運會,這首先是要服務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大局,加強三地共同共榮,謀比肩東京、紐約、洛杉磯灣區之大計。而在體育方面,首先將通過承辦大賽、構建頂級俱樂部、發展科研以及產業等促進大灣區經濟發展、城市規劃等;然后是促進體育事業本身再躍進,粵港澳合作交流更上一層樓,發揮各自特長與優勢辦賽,讓場地建設再上臺階、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此外,要影響年輕一代,煥發其建設美好生活的正能量。就廣東體育人本身,肯定是要將辦好全運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提供好的參賽環境,組織好廣東參賽隊伍,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就廣東競技體育的未來,王禹平指出,追求卓越與先進,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有統一的規律,而廣東也有自己特點。廣東人民的多元需求決定著廣東體育的發展,除了保持跳水、乒乓球等傳統項目的優勢外,各個項目也將乘勢而上,因為廣東在青少年后備人才的培養上,除了傳統體校,已經開始更多地依靠社會青少年俱樂部提供強大的基礎與土壤。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