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8時許,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在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開幕。
綠色省運
硯玉肇慶
8月8日晚的肇慶新區體育中心,流光溢彩,美輪美奐。觀眾唱響《綠色的力量》,丹頂鶴聞歌飛舞,場內氣氛熱烈,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2萬余名觀眾共同感受“中華硯都、七星肇慶”的獨特魅力,共同分享“綠色省運、硯玉肇慶”的歡樂激情。
“此次省運會是一次人與影像,科技和藝術相結合的視覺盛宴。”省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楊嶸說,省運會開幕式主創團隊參加過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賽事演出,這是按照國家級運動會開幕式的標準來打造一屆省運會。
表演突出嶺南文化特色。
光影交錯??
數盡肇慶2000余年歷史文化
鏗鏘有力的旁白聲中,浩蕩的西江奔騰入場,時而爭相分流而去,時而遇險迂回盤旋,時而匯聚波瀾壯闊,堤岸上纖夫喊著鏗鏘有力的號子,用一道道纖繩拉出歷史大船,也拉開了本屆省運會文藝匯演的序幕篇章。
本屆開幕式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地面投影技術。體育館內,7000平方米的中心區皆為影像投射區,這是首個在省級運動會上加入如此大量視頻影像的開幕式。“這可以說是按照國家級甚至世界級運動會標準來打造的省運會。”省運會開閉幕式視覺總設計呂天直說。
依托這一技術,肇慶歷史傳統文化得到充分展示,六祖惠能、龍母、莫宣卿等歷史文化人物依次顯現,利瑪竇從肇慶開啟推動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肇慶2000多年歷史如電影大片一樣徐徐道來,給人以視聽的震撼。
地面通過投影填滿空間,懸空的位置也沒閑著,開幕式運用了大量威亞裝置。大型的端硯道具,空中出現閃亮的北斗七星,不一會兒幻化為七個美麗的仙女翩然而至。在展現包公廉政為民和端硯藝術時,巨幅嶺南畫卷騰空而起。
當背景投影畫面變化時,場內演員們也隨之變換著動作和隊形,雙方共同作用,講述了從遠古廣府文化再到當代美麗宜居現代都市的古今傳承,從而展現出肇慶作為廣府文化發源地、海上絲路和陸路絲路連接點、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的獨特魅力。
開幕式上,丹頂鶴聞歌飛舞。
綠色省運??
丹頂鶴放飛綠色夢想
肇慶不僅是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山湖城江七星城”城市格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最美的生態綠洲。
為了體現“綠色省運、硯玉肇慶”主題,開幕式請來了一群特殊的“演員”——20多只生活在星湖濕地公園的丹頂鶴。
在《綠色的力量》會歌聲中,這群特殊“演員”在現場飛舞盤桓,引來觀眾陣陣歡呼。
邀請丹頂鶴助演,來自一次采風的靈感。執行團隊在肇慶七星巖仙女湖內看到棲息著一群丹頂鶴。
“丹頂鶴的主要繁殖地在我國東北部地區,如今定居在星湖濕地公園,成為肇慶親密無間的朋友,我們覺得非常驚訝,進而被北鶴南居背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感染。”楊嶸說。
開幕式表演還匯聚了大量肇慶本地特色符號,從廣寧綠竹、南獅舞動,再到最美綠道……當成群結隊的發光魚兒躍出西江水面,慢慢引出了現代場景的篇章。
在開幕式演出上,既有展現少年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青少年體育,也有排舞、水兵舞、太極劍等全面健身體育,同時還有代表著殘疾人自強不息的輪椅競賽,以及代表競技體育的體育明星。
當為祖國贏得榮譽的廣東的世界冠軍們來到現場,觀眾們最熱烈的掌聲表達崇高敬意。
賽艇表演引人注目。
西江肇新??
南粵大地敢為善謀
當發光的自行車風馳電掣沖入場地,“西江肇新篇”節目開始,觀眾們發出“太美了”的驚嘆。隨著運動的速度和激情席卷現場,觀眾們感受到了廣東日新月異的變化。
為了體現廣東為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不懈努力的壯麗圖景,演出中不乏展現廣東改革開放建設成就的元素。
滾動的車輪在地面上勾勒出了美麗的線條,之后幻化成為肇慶新區地下綜合管廊。據介紹,該工程2016年5月正式施工,呈網狀,覆蓋肇慶新區核心區65平方公里。工程規模由45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和38公里市政主干道路組成,總投資91億元,是國內目前單個立項體量最大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這也是讓肇慶人最引以為豪的項目工程之一。
舞臺地上投射的西江水不斷拍岸,港珠澳大橋、西江明珠、廣州塔等廣東地標拔地而起。演員跟隨畫面從四面八方奔跑入場,一曲耳熟能詳的粵語歌曲《不再猶豫》帶動了全場觀眾一起歡呼。
當現場響起《走在前列》的運動會主題歌,流光溢彩的開幕式表演暫告一個段落。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通過舉辦一屆高水平的省運會,肇慶正加快建設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