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近一個星期的強降雨后,17日廣東多地陽光燦爛。但從明天起,新一輪強降雨加局部強對流天氣又要“襲來”。
國家氣候中心確認2019年為“厄爾尼諾年”,研究表明,受中等以上強度超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廣東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呈現“開汛偏早、前汛期降水多、龍舟水偏重、強臺風影響概率大”的趨勢。
今起我省迎新一輪大范圍暴雨
省氣象臺預計,18日起我省將迎來新一輪大范圍暴雨過程,部分市縣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而且雷雨時伴有8級以上短時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回顧4月11日至16日,廣東強降水頻繁,大部分市縣先后出現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8級以上雷雨大風和局地冰雹。統計數據顯示,4月11日8時至17日8時,全省平均雨量107.3毫米,累積雨量超過50毫米站點占全省總站數的86.7%,其中有63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累積雨量。
省應急管理廳于17日發出重大天氣情況通告,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當前強降雨防御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強化風險防范意識,落實好各項防御措施。
今年廣東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經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確認,2019年為厄爾尼諾年。“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圣嬰”的意思,特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通俗地說,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通過復雜的海洋與大氣的相互作用造成天氣氣候的異常變化,從而導致暴雨、洪澇、強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發生。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表明,2018年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2019年1月達到厄爾尼諾事件標準。預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今年冬季,持續時間可能超過15個月,形成一次超長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中等至偏強。
研究表明,受中等以上強度超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廣東省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呈現“開汛偏早、前汛期降水多、龍舟水偏重、強臺風影響概率大”的趨勢。受其影響,今年以來廣東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已在3月上旬入汛,提早28天。
此外,厄爾尼諾對臺風也將有影響。今年影響廣東的臺風數接近常年,預計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的臺風有4至5個(常年5.2個),但強臺風影響概率大,且影響區域相對集中。如果臺風來襲與天文潮高潮疊加,風暴潮致災的幾率將加大,沿海市縣需防范登陸臺風帶來的大風暴雨災、災害,同時加強防范臺風引發的風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