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起,寒潮給廣東帶來大幅降溫。受寒潮持續影響,目前全省多地氣溫較低,粵北北部部分市縣甚至下起雪。
預計本周全省繼續維持寒冷天氣,但會從濕冷轉為晴冷,晝夜溫差加大。相關生活生產、農業種養需注意防寒防凍。
20日開始轉晴冷
在寒潮影響下,廣東氣溫持續走低。
截至18日18時,位于清遠北部的連州、連山、連南繼續發布寒冷紅色預警,同時全省60個寒冷橙色預警和79個寒冷黃色預警繼續生效。
不過有個好消息,再熬1天,廣東就要轉晴。
省氣象臺預計,受切變線和冷空氣補充影響,19日全省大部分市縣繼續以陰冷為主,尤其是韶關、清遠、肇慶、云浮等西部市縣,將有小到中雨,高寒山區局部有冰凍(凍雨或雨夾雪)。
待到20日白天,受干燥偏北氣流控制,各地開始轉晴冷天氣。
各地轉晴冷后,白天有可見陽光,大家會感受到溫暖。但夜間因為晴空輻射降溫,一早一晚的氣溫會更低。
其中,21—22日,各地晝夜溫差加大,粵北早晨最低氣溫0℃左右(高寒山區-5℃—-1℃),中北部有霜(冰)凍。
具體來看,19日,韶關、清遠、肇慶和云浮陰天,有小到中雨,高寒山區局部有霧和冰凍(凍雨或雨夾雪);粵西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市縣陰天為主有分散小雨,其余市縣陰天間多云,局部小雨。
20日,粵西市縣分散小雨轉多云為主,粵北市縣零星小雨轉多云間晴,高寒山區早晨局部有冰凍(凍雨或雨夾雪);其余市縣轉多云間晴。
21日,大部分市縣晴間多云。最低氣溫:粵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縣0—5℃,高寒山區-3—1℃;南部市縣10—13℃,其余市縣5—9℃。
廣州市區,19日,陰天到多云,局部有小雨,氣溫在9—13℃;20日,陰天轉多云,氣溫在8—14℃;21日,晴天,氣溫在6—15℃。
農業生產落實冰凍防御
此次寒潮給部分地市帶來低溫冰(霜)凍天氣,對農業、畜牧業、養殖業都有較大影響。
目前,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已于17日趕赴梅州,下沉一線檢查督導低溫冰凍防御措施落實情況。同時,12月16日上午緊急派出4個防寒防凍督導工作組分赴韶關、清遠、梅州、河源等市,指導做好露地蔬菜、薯類、熱帶果樹、畜牧及水產養殖等的防寒防凍措施。
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到生產第一線,動員和指引農民群眾開展防御低溫凍害。特別是做好露地蔬菜、薯類、熱帶果樹、畜牧及水產養殖的防寒防凍,并防范大風對設施農業、海洋牧場、禽畜棚舍的影響,及時加固棚架設施和養殖網箱,注意海上作業安全。
在具體防御中,建議加強田間管理,做好越冬作物的防寒保障。及時對馬鈴薯、甘薯和玉米等糧食作物噴施防凍劑,增施草木灰等暖性肥料,覆蓋稻草、秸稈或農膜等保溫材料,設施大棚適時人工增溫,并及時采收成熟的柑橘類水果。
同時,基層干群、生產基地、種養大戶注意做好溫室大棚、畜禽圈舍、水產養殖場等設施整修、加固,增強保溫抗寒能力。
另外,此次寒潮也伴隨大風,漁船、漁排養殖要注意防風防寒,各地要提醒漁民和漁排作業人員及早做好防范措施,組織受影響海域漁船回港或轉移避風。
搶在寒潮來臨前,廣東農險隊伍也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捐物資、送農技。不少地方的農戶收到地膜、套袋、水泵、防爆水帶、鋼絲管等一批應急防凍御寒物資。比如中華財險在17日派出植保無人機,為江門四會的威整鎮、逕口鎮、下茆鎮等周邊的秋冬種作物噴曬防寒劑。
低溫天氣關注生產生活安全
省應急管理廳預計,持續的寒潮將帶來多方面影響。
市民如何做好防范?應急部門提醒,要做好自身的防寒保暖,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添衣加被防止感冒;關注戶外出行安全,注意道路濕滑,確保行車安全,同時也要注意大風導致廣告牌脫落等受到傷害;加強自家用火用電用氣安全,防止發生火災、觸電、煤氣中毒等意外事故;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另外,受低溫天氣影響,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企業設備設施容易超負荷運行,有毒有害氣體易聚集;同時,照明設備使用時間長、易損壞,人體、設備、裝置、物料等易產生靜電,員工易出現違規操作等。
對此,應急部門建議,企業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安排生產調度,嚴禁趕工期、搶產量、超負荷生產;同時,加強靜電導除措施,做好火災預防,嚴禁超負荷用電和私拉亂接電氣線路,排查治理電氣線路老化等火災隱患;另外,做好作業監管和人員管理,做好儲運防護和運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