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廣州舉行。10月11日上午,廣州海關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廣州海關支持2024年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便利措施》(下稱《便利措施》)和《2024年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海關通關須知》(下稱《通關須知》)并對外公告。
自9月4日第136屆廣交會首批進境展品順利通關入境以來,截至10月11日9時,已有72批次、價值超430萬元人民幣的廣交會進境展品陸續從廣州南沙新港、廣州白云機場等口岸以海運、空運方式入境。
首次復制進博會關于展覽用食品的便利措施
據悉,此次發布的《便利措施》從強化服務保障、提供政策支持、提升通關便利、深化科技賦能等4個方面,提出實行駐會監管免擔保、助力拓寬加貿企業銷售渠道、便利進口食品化妝品及醫療器械參展、擴大參展食品范圍、落實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暢通線上企業咨詢渠道等20條具體舉措,確保第136屆廣交會進出境人員、物資通關順暢高效。
《通關須知》則從廣交會備案、展覽品審批和準入、進境物資申報、展覽品查驗與放行、展中監管、展覽品處置、人員及個人物品監管、記者采訪器材等8方面,明晰了第136屆廣交會參展進出境人員、物資的通關及后續監管要求,精準指引參展企業和相關人員提前掌握展會期間相關通關政策規定。
據廣州海關副關長譚武介紹,在廣州海關的大力推動下,經海關總署批準,第136屆廣交會將首次復制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關于展覽用食品的便利措施。主要涉及“免于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和“擴大參展范圍,允許未獲檢疫準入的食品參展”政策。
“實施后,對已獲檢驗檢疫準入的產品,如僅供展覽用,即便相關境外生產企業尚未獲海關總署注冊,也可以進境參展。對來自非疫區但未獲得進口檢驗檢疫準入的動植物源性食品,需要辦理檢疫審批手續的,經由海關總署授權廣州海關按照特許審批辦理后可入境參展。而對于來自非疫區但未獲得進口檢驗檢疫準入、無需辦理檢疫審批的動植物源性食品,企業參照特許審批評估材料提供紙質材料經審核后也可入境參展。”譚武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據評估,這一舉措將為國外特色食品帶來亮相國內的機會,既能夠與瞬息萬變的商業需求更好實時匹配,也將推動更多更新的進口食品豐富人民群眾的餐桌。
此次發布的20條便利措施中的“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參展,助力企業拓寬銷售渠道”也是廣州海關為支持第136屆廣交會舉辦而推出的全新措施。實施后,加工貿易企業可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參加廣交會展示活動,展覽期間發生銷售的,企業按規定辦理內銷手續。“這樣一來,加工貿易企業無論是‘走出去’還是‘轉內銷’,都可以更好利用廣交會這個大平臺,拓展內外銷渠道。”譚武表示。
超430萬元廣交會進境展品經海、空運入境
為支持第136屆廣交會順利舉辦,廣州海關成立工作專班,以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對第136屆廣交會承辦方、進口展覽品承運商以及參展企業開展調研,了解業態發展形勢和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從展品監管、食品參展、動植物檢疫等多方面升級海關政策支持力度。
“我們應用‘智慧會展’等智慧海關建設成果,為展會承辦方、參展商提供‘零跑腿’的展會備案、展品申報等‘一站式’在線服務;在關區主要口岸,如廣州白云機場、廣州南沙港等設置廣交會進境展覽品通關便捷通道,優先辦理貨物申報、查驗、抽樣、檢測等手續,切實提高參展商品通關效率。”廣州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曾琦說。
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展覽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每期各設約1萬平方米,預計將有730家企業參加廣交會進口展。9月4日,第136屆廣交會迎來首批進境展品。該批展品主要是來自埃及的燃氣灶、洗衣機、烤箱等家用電器,共43件、總重量達3264千克,運抵廣州南沙新港后采用通關一體化模式向海關申報,經廣州海關監管順利入境,為本屆廣交會正式進入布展階段打好頭陣。
“從目前在海關備案情況看,本屆廣交會一、二、三期均有進口展品入境,預計有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展品涉及電子家電、五金工具、建材家具等。隨著廣交會開幕臨近,預計這幾天還會有展品密集進境。”廣州海關所屬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副關長鄧強介紹,為保障廣交會進境展品順利通關,廣州會展中心海關聯合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密切對接廣交會物流運輸企業,第一時間掌握進境展品最新動態,量身定制展品監管預案,滿足參展企業個性化通關訴求。
自9月4日第136屆廣交會首批進境展品順利通關入境以來,截至10月11日9時,已有72批次、價值超430萬元人民幣的廣交會進境展品陸續從廣州南沙新港、廣州白云機場等口岸以海運、空運方式入境,主要來自埃及、泰國、土耳其、希臘、德國、葡萄牙、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