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財政信息 > 省級財政預決算 > 省級財政預算

廣東省199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199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時間 : 2013-09-12 10:25:44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1996年2月2日在廣東省第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  曾炳生

  一、1995年預算執行情況

  1995年,我省各級政府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預算,堅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認真貫徹執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在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抓緊各項收入的組織工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確保了財政收入較快的增長,財政支出增長勢頭有所抑制,支出結構有所調整,財稅秩序有所改善,基本保證了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促進了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各項財政計劃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良好。

  據快報統計,1995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80.44億元,為年度預算324.4億元的117.27%,超出收入預算56.03億元,比上年增收83.45億元,增長28.1%。全省18個市和省級財政超額完成了年度收入預算。

  1995年地方財政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是:

  (一)工商稅收收入完成291.5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8.47%。其中,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完成62.3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8.03%。

  (二)農業稅收入完成8.8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4.52%.

  (三)農業特產稅收入完成2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8.05%。

  (四)耕地占用稅收入完成2.8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68.2%,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得到控制,占用耕地減少因素的影響。

  (五)企業所得稅收入完成42.87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4.32%.

  (六)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收入完成2.2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61.52%.

  (七)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完成17.4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6.62%。

  (八)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國家預算調節基金分成收入完成1.0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60.52%。

  (九)排污費收入完成4.3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25.19%。

  (十)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收入完成2.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39.35%。

  (十一)教育費附加收入完成7.8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43.42%。

  (十二)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完成27.37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54.58%。

  (十三)其他收入完成1.2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4.15%。

  1995年全省財政支出完成521.06億元,為年度預算451.32億元的115.45%,超支69.74億元,比上年增支105.1億元,增長25.27%。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

  (一)基本建設支出73.7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34.74%。

  (二)企業挖潛改造資金35.25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6.33%。

  (三)科技三項費用3.7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5.36%。

  (四)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31.82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4.46%。

  (五)城市維護費29.6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8.72%。

  (六)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134.0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9.72%。其中教育事業費83.7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2.08%;科學事業費6.1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2.37%。

  (七)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7.4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9.89%。

  (八)行政管理費43.0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0.79%。

  (九)公檢法支出39.02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35.96%。

  (十)價格補貼支出11.8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2.5%。

  (十一)教育費附加支出6.7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21.9%。

  (十二)其他支出69.5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9.42%。

  1995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380.44億元,加上中央按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計算的稅收返還款預計160億元和各項補助款、減去全省財政支出以及上解中央款項后,全省財政總收支可以實現平衡,并略有結余。

  初步分析,1995年全省財政收支情況有以下特點:

  (一)地方財政收入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去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在前兩年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仍然保持了28.1%的增長速度,其主要原因:一是全省經濟繼續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經濟增長的素質有所改善。二是各級財稅部門共同努力,扎實工作,控制了稅收減免,加強了稅收征管,特別是對個人所得稅和地方零散小稅種加大了征管力度,抓緊了對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工作,進一步加強了對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保證了各項收入及時繳交入庫,減少了收入的流失。三是由于省明確了1996年省對市實行分稅分成的財政管理體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市縣在1995年底前抓緊對將列入省與市共享收入的組織入庫工作,這也是1995年地方財政收入增收的一個原因。

  (二)地方財政收入構成以營業稅、所得稅和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為主體。三項收入共完成289.57億元,占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76.11%,增收額為68.88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增收額的82.53%。其中,營業稅完成145.88億元,企業所得稅(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完成59.26億元,個人所得稅完成22.08億元,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完成62.34億元。

  (三)生產建設性支出增長快于行政事業經費的增長。1995年,全省生產建設性支出完成160.94億元,比上年增支34.31億元,增長27.6%,其中,基本建設及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支出109億元,增長30.4%,主要是列支返還供電環節減免稅,以及廣州市撥付地鐵建設資金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開發征地款;支援農村生產支出17.96億元,增長27.1%,主要是各地根據有關規定,增加了對農業的投入。去年全省行政事業經費支出265.1億元,比上年增支50.48億元,增長23.52%,比生產建設性支出的增長低4個百分點,也低于全省財政支出增長25.27%的水平。

  (四)全省各市收入全面增收。去年全省21個市的地方財政收入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收入增長超過全省平均增幅的有廣州、東莞、河源、揭陽等4市。

  從以上財政收支情況和特點看,去年全省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情況基本正常,與經濟發展狀況基本相適應,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是預算內國有工業企業效益仍沒有好轉,虧損額繼續增加,去年虧損額(補貼前)為20.5l億元,比上年增長51.05%。二是在支出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支出總量增長過快,有些項目支出水平偏高,支出結構仍不盡合理,公款消費和支出中的浪費現象依然存在,財政資金的調度和安排比較緊張。三是地區間收入增長差距比較大,部分縣級財政平衡出現了新的困難,有的縣只能靠借錢發放工資。

  1995年,我省省級財政總收入完成88.02億元,為年度預算84.34億元的104.36%,超收3.68億元。財政總支出完成83.51億元,為年度預算84.32億元的99.05%,減支0.8億元。收支相抵,凈結余4.5億元,比省八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批準的預算增加4.48億元。

  省級財政收入超收3.68億元的主要項目和原因是:(1)省本級收入完成38.07億元,比預算超收6.86億元,主要是經濟發展和財稅部門加強了稅收征管工作,對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帶來財政收入超收。其中,工商稅收超收3.36億元,企業所得稅超收2.23億元;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超收1.05億元。(2)上年結余增加1.81億元,是由于決算編制過程中核實上交下撥有關數據使實際結余增加。(3)省級稅收返還減少4.99億元,是中央核定我省電力稅收減免稅返還與省原上報的數字之差所致。我省1994年按實際收入上報電力減免稅14.52億元,經財政部和國家稅務局按1993年的減免稅審定為8.05億元,實際收入超過審定數部分中央只按1:0.3系數返還,因此出現差額。(4)由于國稅經費上劃和各市出口退稅負擔20%由原來決算上解改為專項上解而增加各市上解13.33億元,上交中央財政總額相應增加13.33億元。

  省級財政支出減支0.8億元,如果剔除因電力減免稅返還減少相應減少電力基本建設支出這個因素,則增支3.18億元。主要項目和原因是:(1)省級超收安排各項行政事業經費支出1.42億元。(2)增加安排茂名乙烯投資、廣梅汕和三茂鐵路以及農業發展銀行稅收返還共0.89億元。(3)按政策增加農業發展資金0.5億元。(4)列收列支的排污費、教育費附加、預算調節基金增支0.37億元。(5)其他各項支出基本按計劃完成。年終結余,則結轉下年度安排使用。

  1995年,在財政預算的執行過程中,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嚴格依法征稅,強化稅收征管,認真抓好地方各項財政收入的組織工作。一是稅收征管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全省各級稅務部門根據稅收工作實行重點轉移的要求,普遍加大了稅收征管力度,逐步理順國稅和地稅征管范圍,積極改進征管方式和征管手段,努力探索以納稅人自核自繳為基礎的申報制度,推廣了應用計算機等先進征管手段,繼續做好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出口退稅的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零散小稅種特別是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抓緊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和及時入庫工作,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和稽查,確保了去年各項稅收任務的完成。二是進一步加強了對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收入的管理,堅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原則,繼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堵塞收支漏洞,加強了對核撥經費使用的監督和檢查。三是認真做好到期減免稅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的清理、銜接工作,確保今年新的財稅政策的貫徹執行。四是從去年6月份開始,開展了清理檢查“小金庫”的工作,全省(不包深圳)共查出私設“小金庫”違紀金額2.01億元,不僅追回了流失的財政收入,而且對嚴肅財經紀律,震懾違法違紀者,推進反腐倡廉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貫徹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財政支出的增長。去年,我省財政資金的調度和安排比較緊張,各級財政能夠按照《預算法》的要求和年初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堅持保重點、壓一般的原則,優先保證農業、科教和政法等部門經費的必要增長;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優先保證各項工資性支出,對拖欠教師工資問題,各級財政都盡最大可能給予及時解決,省財政安排了4億元、年底又預撥了0.5億元,用于幫助部分困難市、縣發放教師工資。各級財政結合機構改革,重新界定了事業單位的性質和范圍,對于屬于生產經營的事業機構,制定了新的財務管理體制,逐步改變財政包攬過多的現象;根據財政部的要求,對省直部分單位推行了行政費考核辦法。去年7月份和10月份,分別召開了全省行政文教財務管理和財政支農工作會議,總結交流了近幾年行政文教財務管理和財政支農工作在深化改革、加強管理、控制支出、提高效益等方面的經驗。

  (三)統一認識,精心組織,認真做好省對市縣財政體制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定,我們圍繞實行省對市縣分稅分成的財政分配新體制,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經過反復測算、比較和修改,經省委、省政府批準,于12月份公布了改革方案,并決定從今年起正式實行。

  (四)配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繼續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和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去年,各級財政繼續圍繞省政府制定頒發的《廣東省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實施方案》和有關配套文件,積極支持和配合全省250家試點企業進行深化企業經營機制和產權制度改革。繼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認真修訂我省貫徹《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辦法;對省直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提出了分門別類進行改革的意見;積極組織企業進行明確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試點;進一步做好國有資產的產權登記和統計等基礎工作,全面鋪開了全省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工作;制定了規范和加強資產評估管理的措施,對資產評估機構實行了統一管理,對資產評估執業人員制定了資格管理和資格考核辦法。圍繞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個目標,落實開展“質量效益年”活動,各級財政從財務政策上積極支持企業以市場為導向,搞好產品結構調整,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快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產品的更新換代;通過全面貫徹財政部《關于工交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指導意見》,支持和幫助企業建立內部財務制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推動企業全面的科學管理;采取分門別類、區別對待的政策,繼續抓好虧損企業的扭虧增盈工作。

  (五)加強財政法制建設,強化財政監督,對財稅法規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按照財政部的部署,結合我省的實際,去年我們對《預算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等法規進行了重點檢查。繼續貫徹《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抓好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監督和指導,開展了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進行檢查的工作。為了規范地方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的管理,各級財政按照財政部提出的“控制規模,限定投向,健全制度,加強監督”的16字方針,普遍開展了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的清理整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去年10月份,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繼續開展了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工作。

  二、1996年預算草案

  (一)1996年全省總預算草案。

  1996年,我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積極支持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繼續完善和深化各項財稅改革,確保省對市縣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貫徹實施;認真整頓財經秩序,強化稅收征管,大力組織各項收入;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優先保證法律已有明確規定需要增加的支出和正常的工資性支出,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教育的投入,不斷強化支出管理,反對鋪張浪費。根據上述原則和1996年我省國民經濟指標、社會發展計劃,1996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擬安排421.52億元,比1995年實際完成數增長10.8%.主要項目的安排情況是:

  1.工商稅收33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43%.其中,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8.06%.

  2.農業稅8.88億元,與上年持平;農業特產稅2.11億元,比上年增長5%.

  3.企業(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

  4.國有企業上繳利潤2.39億元,比上年增長8%.

  根據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計劃421.52億元,加上中央稅收返還、預算結轉、結余和中央專項補助,減除各項上繳中央款項后,全省可支配財力為574.73億元,按照《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和“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1996年全省財政支出計劃相應安排574.73億元,比1995年實際完成數增長10.3%.主要支出項目的安排情況是:

  1.基本建設支出73.78億元,與上年持平。

  2.科技三項費用4.24億元,比上年增長12%.

  3.支援農村生產支出17.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

  4.農林水氣等部門事業費14.97億元,比上年增長8%.

  5.文教事業費111.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35%.其中,教育事業費9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6.科學事業費6.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

  7.公檢法支出42.92億元,比上年增長10%.

  8.環境保護補助資金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

  9.農業綜合開發支出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二)1996年省本級預算草案。

  根據全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以及省級財力情況,我們對1996年省級財政收支計劃作如下安排:

  1.收入方面

  初步測算,1996年省級財政總收入為92.23億元,按可比口徑,比1995年增加5.13億元,其中:

  (1)省本級直接組織的收入計劃99.29億元,比1995年同口徑收入增加9.05億元,增長10.03%.①工商稅收收入計劃93.51億元,增長12.62%.其中:電力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收入計劃4.2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5%;金融保險營業稅收入計劃21.99億元,比上年增長10%,信用社營業稅收入計劃4.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省與市共享收入上劃省40%部分收入計劃57.56億元,比上年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方向稅收入計劃2.9億元,比上年增長3.6%.②企業所得稅收入計劃4.81億元。③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計劃0.72億元,比上年減少0.06億元。④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收入計劃0.5億元。

  (2)各市上交收入計劃23.63億元,與1995年同口徑預計數持平。

  (3)省級稅收返還計劃6.03億元,比1995年同口徑預計數減少2.1億元。主要是從今年開始中央取消了電力稅收減免返還的政策相應減收。

  (4)調入資金計劃0.2億元。

  (5)1995年結余4.5億元。

  (6)上交中央財政計劃41.43億元,與上年持平。

  2.支出方面

  初步測算,1996年可增加安排的財力為9.63億元,即1996年財政總收入比1995年增加5.13億元,加上1995年預計凈結余4.5億元。與省直各部門提出要求增支額15億多元有一定差額。因此,我們只能根據這一財力情況,在上年正常支出的基礎上按照“適度緊縮”、“一要吃飯,二要建設”、“保重點”、“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對新要求增支項目進行認真審核,有的按因素法計算給予安排;有的按正常經費給予一定比例的增長;有的列入專項安排,共計新增支9.22億元。①按因素法對1995年省直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批準的“三定”方案,適當提高財政供給人員的經費標準,增加支出2.04億元。②按支出基數正常增長增支1.27億元。其中,支援農村生產支出、科技三項費用、教育、科學事業費、中專技校經費增長12%;農林水事業費增長10%;文化、衛生、體育、撫恤救濟、民兵及其他部門事業費增長8%;其他支出增長5%.③對省委、省政府文件明確規定或省領導有批示的支出作了專項安排,共增支5.91億元。其中,全省15億公斤糧庫建設省級投資8,000萬元;梅坎鐵路、海南通道建設2,500萬元:“菜籃子”工程3,000萬元;增加省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3,500萬元;省公安指揮中心基本建設及設備購置費2,300萬元;科技興農配套資金1,000萬元;勞改勞教干警醫療費971萬元;增加自然科學基金1,000萬元等共120多項。

  按上述項目核增支出后,1996年分科目支出計劃是:

  (1)基本建設支出計劃20.44億元,比上年增加0.7l億元。其中,省計委統籌安排3.06億元,

  (2)企業挖潛改造資金計劃1.23億元,其中部門統籌7,751萬元;

  (3)科技三項費用計劃0.83億元,比上年增加0.09億元,主要是正常經費增長12%.

  (4)支援農村生產支出計劃5.19億元,比上年增加0.5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2%;支援農村生產組織支出3.07億元,增長12.04%.

  (5)農林水氣等部門事業費計劃1.7億元,比上年增加0.23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0%.

  (6)工交商部門事業費計劃1.47億元,比上年增加0.3億元。

  (7)文教事業費計劃13.95億元,比上年增加1.22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2%;教育事業費11.59億元,增長12.09%.

  (8)衛生事業費計劃3.06億元,比上年增加0.34億元。

  (9)科學事業費計劃3.43億元,比上年增加0.71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2%.

  (10)撫恤救濟和離退休經費計劃2.36億元,比上年增加0.5l億元。

  (11)行政管理費支出計劃1.87億元,比上年增加0.56億元。

  (12)公檢法支出計劃2.39億元,比上年增加0.33億元。

  (13)其他及專項支出計劃17.47億元,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設基金,公、檢、法、司的設施費用,支援不發達地區支出,突發性災害救助和行政賠償準備,以及新增煤炭企業社會保障支出800萬元,武警邊防、消防支出1,450萬元等。

  (14)預備費計劃2億元。

  在上述1996年省級財政支出安排中用于農業的支出共11.66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12.7%;教育方面的支出共16.2億元,科學方面的支出共4.62億元,這三項支出的增長幅度均高于正常的總收入和總支出的增長幅度。上述支出安排,尚未包括中央財政在正常情況下年度預算執行中追加我省的補助款項,若加上中央財政補助款,其所占比重和增長幅度將進一步提高。此外,為貫徹全省第十次山區工作會議精神,增加安排支持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扶貧生產資金和財政補貼縣實現自給項目扶持資金。

  按上述計劃,1995年省級財政總收入92.23億元,總支出91.82億元,收支相抵結余0.41億元。

  三、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注重效益,為完成1996年預算任務而努力

  1996年,是“九五”計劃的第一年,也是我省出臺省對市縣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第一年。我省將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1996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緊緊抓住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這兩個根本性轉變,強化基礎,深化改革,搞好調控,努力為順利實施“九五”計劃創造良好的開端。為全面完成今年的預算任務,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財稅改革,確保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貫徹實施,認真整頓財經秩序,逐步強化和健全財政職能,增強省級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加強財稅管理,不斷提高財政支出效益,確保今年財政預算收支計劃的實現,保證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為此,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一思想認識,服從改革大局,確保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順利貫徹實施。各級財政要集中力量抓好新財政體制的貫徹實施以及實施過程中的跟蹤和監測,對新體制運行中所出現的問題和情況,要及時反映并進行研究,采取措施不斷完善;要認真執行與新財政體制相適應的收入入庫辦法,防止收入的混庫,特別要杜絕截留省級收入的現象,確保收入能按新體制的規定,正確繳入各級金庫;結合省級財力狀況,抓緊建立與新財政體制相配套的省對市縣過渡性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主要解決困難地區財政供給人員的工資發放問題,保證各級政府正常運轉所需要的最低開支標準。

  (二)繼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各項財政支出。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今年財稅工作的要求,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理財原則,預算安排要謹慎從事,手不能松,除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需要增加的支出和保證正常的工資性支出以外,其他支出都要從嚴控制,有的還要作適當壓縮。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財政職能,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以“社會公共需要”為標準界定財政的負擔范圍,逐步規范財政支出的管理,減輕財政支出的壓力。各地要按照中央的有關規定,繼續重點支持農業、科教等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省財政今年將再增加2億元扶貧基金,用于支持貧困山區的發展,同時,還要運用財稅政策引導農民和社會各方面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要重點解決財政支農資金不到位和被擠占、挪用的現象,切實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要進一步改革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辦法和分配方式,繼續控制各項行政事業經費的增長。要積極配合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監督和管理。要從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出發,動員各方面過幾年緊日子,發揚艱苦奮斗,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精神,反對鋪張浪費,真正把納稅人的錢管好、用好。

  (三)積極開辟財源,嚴格稅收征管,努力增加財政收入,確保收入預算的完成。經過近幾年的財稅改革,特別是今年實行省對市縣分稅分成的新財政體制,基本理順了各級財政的分配關系,初步建立了防止收入流失和充分調動各級政府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良好機制。因此,今后財政工作的重心要轉移到加強財政的管理和監督上來。從收入管理方面講,就是要嚴格以法治稅,加強征管,充分挖掘增收潛力,開辟和擴大財源基礎,努力實現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的同步增長,逐步提高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總值的比重。要加強稅務部門的基層建設和稅收征管模式的改革,實現稅收征管手段的現代化,嚴厲打擊各種騙稅、抗稅等違法犯罪行為。今年要進一步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特別是對金融、貿易、房地產以及其他壟斷行業的個人收入要加強監管,建立健全納稅申報制度,改進個體工商戶的納稅辦法,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減少稅收流失;要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企業所得稅的征管,繼續抓緊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和及時入庫;要抓緊清收企業的欠稅,并研究一些制約措施,認真解決好企業欠稅問題;要進一步抓好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預算管理工作,堅持“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原則,繼續加強對各項基金的管理。

  (四)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支持國有企業的改革。要繼續做好國有資產清產核資的掃尾工作,已經初步完成的地區,要把工作的重點轉向基礎管理制度的建設上來,抓好建章健制的工作,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進一步鞏固清產核資工作的成果,做好清產核資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對發現的問題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要加強有關部門的協調,爭取早日頒布《廣東省實施〈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暫行辦法》,同時做好貫徹落實這個辦法的各項配套工作;要認真做好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的國有資產評估、產權界定和登記,以及國有產權的管理、主體的認定和監管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企業集團、控股公司的財務管理辦法,繼續抓好《企業財務通則》和分行業財務制度、以及財政部《關于工交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幫助和指導企業加強內部財務管理,以財務管理帶動企業的全面科學管理;要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國有企業的歷史債務和掛賬問題,為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創造良好條件。

  (五)認真整頓財經秩序,加強財政法制建設。中央提出要把整頓和加強財經紀律,打擊經濟犯罪行為,作為今年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的統一部署。一是各級領導要帶頭學法、懂法和執法,要在遵守各項財經紀律方面起表率作用,要做到辦事公開,不徇私情,嚴格執行各項財經制度。二是加強財政的監督職能,堵塞各方面漏洞,嚴禁私設各種“小金庫”和將預算內資金轉到預算外。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的清理整頓和管理,要在上一年清理整頓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抓緊抓好,切實貫徹“控制規模,限定投向,健全制度,加強監督”的方針,使之納入規范化管理的發展軌道。三是要認真貫徹落實朱?基副總理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約法三章”和全國會計工作會議的精神,嚴格執行《會計法》,廣泛開展一次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活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要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確保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和執業水平,對違紀違法和執業水平低的中介機構要依法取締其執業資格。四是要加強財政法制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業務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對全社會的普法教育,增強財政工作的法律意識,維護財政法規的嚴肅性。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