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財政信息 > 省級財政預決算 > 省級財政預算

廣東省199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1998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時間 : 2013-09-12 10:28:19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1998年1月8日在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  曾炳生

  一、1997年預算執行情況1997年,全省各級政府按照“穩中求進,有效增長”的方針和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預算,堅持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強化財稅征管,嚴格依法治稅,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加強和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反對鋪張浪費,節約各項開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實現財政支出增長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確保財政的穩健運行,基本保證了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金需要,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各項財政收支計劃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良好。

  全年預計,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31.27億元,為年度預算482.31億元的110.15%,超收48.96億元,比上年增收69.74億元,增長15.10%;一般預算支出完成658.34億元,為年度預算645.88億元的101.93%,超支12.46億元,比上年增支68.34億元,增長11.60%。一般預算收入加上中央按分稅制財政體制計算的稅收返還款預計174億元和各項補助款,減去支出以及上繳中央款項后,全省一般預算總收支可以實現平衡,并有結余。

  1997年我省省級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23.69億元,為年度預算110.04億元的112.40%,超收13.65億元。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完成114.14億元,為年度預算110.03億元的103.74%,超支4.11億元。收支相抵,預計凈結余9.55億元,比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批準的預算增加結余9.54億元。

  省級一般預算收入超收13.65億元的主要項目:一是省級組織收入預計超收6.9l億元,二是省級稅收返還收入預計超收4.44億元,三是上年結余增加7.5億元,四是各市上交收入減少5.28億元,主要是核減了有關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出讓收入上交。省級一般預算支出超支4.1l億元,主要是動用上年結余增加安排預備費l億元;茂名乙烯退稅影響茂名市財政收入,給予專項撥補0.68億元;安排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資本金1.13億元;幫助解決恩平市財政困難0.5億元;企業所得稅列支返還增加0.8億元。

  1997年全省財政預算收支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地方財政收入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實現了財政收入增長高于財政支出的增長。二是省市共享收入增幅低于全省一般預算收入增幅,主要是共享的營業稅增幅偏低。三是各市收入增幅差距較大。四是行政事業經費的增長有所控制,其增幅低于總支出增幅。

  1997年我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運行正常,但仍然存在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財經秩序混亂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觀,偷、騙、欠稅等現象依然存在;二是支出預算約束不嚴,支出控管還缺乏有效的手段,奢侈浪費現象仍有發生。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

  1997年,為確保全年預算任務的完成,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經濟工作大局,支持重點產業和國有企業改革,做好扶貧工作,促進經濟和社會穩步發展。一年來,我省各級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認真落實糧食自給工程資金和農業發展資金,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化、市場化進程,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糧食豐收;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糧食購銷工作的各項決定,做好實施定購糧保護價政策和議購糧基準價敞開收購的有關財政工作。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精神,籌集資金扶持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促進“三個一批”戰略的實現。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的力度,省財政及時撥付了啟動資金1.l億元,下達了第二批扶貧基金項目資金1.51億元,及時安排石灰巖特困地區人口遷移資金,并注意抓好資金的管理,確保我省扶貧攻堅任務的完成。積極支持國有企業改革,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現代企業制度以及優化資本結構的試點,制訂和落實了國有企業改革的財務政策規定,安排資金做好下崗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積極參與職工醫療保障制度試點工作,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積極推進民政事業改革,建立了我省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加強財稅管理,繼續保持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一年來,各級財稅部門密切配合,完成了國有企業所得稅移交給地稅部門征收管理的工作。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稅后利潤和轉制收入的征繳和分配。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加強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和各項基金的管理,強化對執罰單位和行政性收費單位的監督,積極推動13項政府基金納入預算管理的工作。各級稅務部門在嚴厲打擊各種稅收違法行為,大力清理欠稅、加大依法治稅力度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了稅收征管模式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全面實施“粵稅工程”,著重改進征管方式和征管手段,嚴格出口退稅的審核,認真做好新的契稅條例在我省的貫徹實施工作,使稅收收入繼續保持了穩定的增長。

  (三)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嚴格控制各項開支,優先保證重點支出。各級政府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決定,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的12條意見,把艱苦奮斗、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自覺過“緊日子”。積極推進支出管理改革,努力探索對人員、車輛、會議、電話等支出的管理,改革行政財務管理方式和經費分配辦法,控制社會集團消費,加強對專控商品的管理。嚴格控制增人增編,切實減輕財政負擔。認真做好建設項目的申請用款審核工作,加強基本建設支出管理。按照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合理安排各項預算資金,努力做好普教、高教和科學專項資金的核撥工作,促進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合理安排各項社會保障事業經費,增加對衛生事業的投入,為我省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支持環保科研和環保基金的建立,確保環保投入達到一定規模。及時撥付救災資金,支持災區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四)認真整頓財稅秩序,加強財政監督和財政法制建設,為財政經濟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各級政府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整頓經濟秩序的要求,針對財經運行中的一些突出問題,認真做好整章建制和規范管理工作。一是繼續開展預算外資金的清理檢查和建章建制工作,對預算外資金收取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國務院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和規范,加強管理,堵塞漏洞。二是強化企業的財務約束,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財政部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的意見》,按照加快改革與加強監督并重的原則,著手研究制訂我省的國有企業財務監督實施辦法。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要求,規范和加強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實行了新的預算管理辦法,做好有關政策的銜接工作。三是繼續做好整頓會計秩序的工作,制訂整頓措施,搞好總結驗收,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四是進一步加強財政法制建設,草擬了《廣東省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廣東省國有企業財務監督辦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辦法》,制定了廣東省社會保障基金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

  二、1998年一般預算草案

  (一)1998年全省一般預算草案1998年,我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繼續執行穩中求進的方針,以1998年宏觀經濟調控目標為依據,堅持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堅持量入為出,強化預算約束,不打赤字預算,保持收支平衡;加強財源建設,強化稅收征管,嚴格依法治稅,使財政收入的增長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在保正常開支需要、法定支出增長的前提下,重點支持國企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使財政支出的增長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根據上述原則,1998年全省一般預算收入擬安排595.02億元,比1997年預計數增長12%.一般預算收入主要項目的安排情況是:工商稅收463.21億元,比1997年預計數增長14.5%;農業稅10.44億元、耕地占用稅2.96億元,與1997年持平;農業特產稅2.59億元、契稅6.87億元,比1997年增長5%;企業所得稅72.47億元,比1997年增長15%;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15.55億元,比1997年減少5%.根據1998年全省一般預算收入計劃595.02億元,加上中央稅收返還、預算結轉、結余和中央專項補助,減除各項上繳中央款項后,全省可支配財力為724.17億元。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和“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1998年全省一般預算支出計劃相應安排724.17億元,比1997年預計數增長10%。一般預算支出主要項目的安排情況是:基本建設支出97.98億元,與1997年持平;企業挖潛改造資金39.7億元,比1997年增長12%;科技三項費用6.04億元,比1997年增長12%;支農支出和農林水氣等部門事業費40.74億元,比1997年增長11%;文教事業費136.51億元,比1997年增長10%,其中:教育事業費108.07億元,比1997年增長12%;科學事業費7.01億元,比1997年增長12%;行政管理費56.22億元,比1997年增長5%;公檢法支出60.03億元,比1997年增長10%;衛生經費42.36億元,比1997年增長10%。

  (二)1998年省級一般預算草案根據全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以及省級財政的具體情況,對1998年省級財政收支計劃作如下安排:

  1.收入方面:1998年省級財政總收入133.65億元,比1997年增加9.96億元,其中:(1)省級直接組織的收入為132.57億元,比1997年預計數增加11.12億元,增長9.16%.其中:電力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5.88億元;省級固定收入52.68億元,比1997年增長12.58%;省與市共享省分成收入71.28億元,比1997年增長14.75%;其他各項收入2.73億元。(2)各市上交收入16.55億元。(3)省級稅收返還16.2l億元。(4)調入資金0.2億元。(5)1997年結余9.55億元。(6)上交中央財政41.43億元。

  2.支出方面:1998年可增加安排的財力為26.37億元,即1998年比1997年增收9.96億元,加上1997年預計凈結余9.55億元和到期無需安排的專項6.86億元。根據“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我們對各部門各單位要求增支項目進行認真審核,有的按因素法計算給予安排,有的按正常經費給予一定比例的增長,有的列入專項安排,共計增支26.28億元。分科目支出計劃是:基本建設支出24.63億元,其中:省計委統籌安排2.42億元(原安排3.02億元,扣除重點產業基金0.6億元),企業增值稅列支返還6億元,梅坎鐵路、海南通道資本金2.4億元,廣東科學中心l億元,省精神文明項目0.55億元,15億公斤糧庫省級投資0.58億元等。挖潛改造資金3.27億元,其中工交企業技改2.8億元,比上年翻一番。科技三項費用4.04億元,其中正常資金比上年增長12%,高新技術資金3億元。農林水氣等部門事業費2.31億元,其中:事業費比上年增長10%,農口中專學校增長12%,防汛費0.1億元。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含農業綜合開發支出)6.64億元,其中:正常經費比上年增長12%,專項安排省屬電廠水庫移民及水庫遺留問題0.2億元,山區造林種果及林業第二次創業0.45億元,漁港建設0.2億元,農業綜合開發及糧食自給工程配套0.6億元等,工交商部門事業費2.15億元,其中:中專技校增長12%,專項安排環保投入0.2億元,開拓“廣貨”市場0.15億元等。文教事業費18.48億元,其中:教育事業費增長12%,其他文化體育事業費增長8%,專項安排九年義務教育配套及基礎薄弱學校改造0.8億元,高校進入“211”工程建設資金1.3億元,山區文化設施建設0.3億元,美術館、音樂廳維持費0.2億元,省體委增人及事業費0.17億元等。衛生經費4.78億元,其中:衛生學校經費增長12%,事業費增長10%,農村衛生投入l億元等。科學事業費3.8l億元,其中:正常經費比上年增長12%,專項安排自然科學基金0.1億元,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0.3億元等。撫恤救濟和離退休費4.11億元,比上年增加0.55億元,專項安排救濟糧補貼0.16億元。行政管理費支出3.32億元,比上年增加0.26億元。公檢法支出(含武警支出)3.78億元,比上年增加0.55億元,其中海警部隊建設0.3億元。其他及專項支出33.63億元,主要內容有:企業所得稅列支返還7.5億元,九屆全運會比賽場館建設4億元,支柱產業資金2.5億元(含原基建支出重點產業基金0.6億元),注入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資本金l億元,幫助恩平市組建商業銀行資金5億元,幫困資金0.7億元,宣傳文化系統改革和發展0.2億元等。政策性補貼支出5.88億元,包括糧食風險基金、定購糧補貼、菜籃子工程、棉花補貼等。

  按上述安排,1998年省級財政總收入為133.65億元,總支出為133.56億元,收支相抵結余0.09億元。

  三、穩中求進,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全面完成1998年財政預算任務199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把廣東現代化建設推向二十一世紀的重要一年。財政工作要服從和服務于全省工作大局,努力增加收入,節減一切可節減的開支,確保全年預算任務的實現。為此,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服務大局,突出重點,保持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要繼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把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放在財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切實按照有關法規的要求,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保證支農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要調整財政支農支出結構,大力支持科技興農和以水土保持、農業資源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建設,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要繼續堅持按保護價政策做好糧食補貼工作,充實糧食風險基金,健全管理制度;繼續做好扶貧工作,鞏固扶貧、脫貧成果。積極支持國有企業的改革,認真落實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財稅配套政策,不斷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加大對技術改造、高新技術和支柱產業的投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積極支持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建立包括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企業的幫困和解困工作,確保下崗職工再就業和生活保障資金的落實。繼續支持科教文體衛、政法、環保等公共事業的發展,促進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財源建設,強化收入征管,確保收入預算的完成。要繼續以產業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托,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強財源建設,把財源建設同優化經濟結構結合起來,使財政收入的增長建立在持續、穩固和不斷壯大的財源基礎上。要幫助和督促企業加強資金管理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企業成本費用,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加強對企業各項應稅收入的審查、監督工作,嚴禁以任何形式侵蝕稅基。要進一步加強主體稅種和具有增收潛力的稅種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對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的稅收征管,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著力解決越權減免稅、企業欠稅、偷稅漏稅騙稅以及截留財政收入等問題,做到應收盡收。繼續抓好稅收征管改革和稅務部門自身建設,提高稅收征管水平。繼續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切實按照國務院和財政部的規定要求,將預算外資金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做到收入足額入庫,支出及時撥付。

  (三)加大支出管理力度,嚴格預算約束,控制財政支出的過快增長。財政支出的水平和標準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支出的增長必須低于收入的增長。要區分輕重緩急和主次先后,調整支出結構,做到有保有壓。要繼續貫徹執行中央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決定,把我省的貫徹意見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對當前財政支出管理上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包括控制會議、慶典、電話、出國、人員編制等問題,制訂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采取標本兼治的辦法,壓減不合理的開支,制止奢侈浪費。要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新的財務會計制度的契機,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規范財政資金供給范圍。繼續堅持和完善行政費定額考核辦法。要從嚴控制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特別是要控制修建辦公樓和各種名目的樓堂館所建設,強化工程概算、預算和結算管理,建立省級重點基建項目檔案。切實改進和加強財政資金使用各環節的管理工作,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支出管理的新方法。

  (四)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推動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新體系的建立。要按照黨的十五大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推進我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要鞏固國有單位清產核資成果,全面開展全省城鎮集體企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在繼續抓好國有資產存量編報、產權界定與登記、資產評估、產權糾紛調處等各項基礎性管理工作的同時,按照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改組的要求,抓好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和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工作,培植企業集團和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促進國有投資主體的發展。要制定企業產權轉讓管理辦法,規范產權交易市場,嚴格把好評估程序、標準和確認關,防止評估不實和弄虛作假,促進國有資產流動和重組,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區分行政性、資源性和經營性國有資產,制定相應的保值增值考核目標,改進考核辦法,逐步健全保值增值機制,提高國有資產營運效益。

  (五)繼續整頓財經秩序,加強財政監督和執法力度。要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整頓財經秩序的要求,做好整章建制和規范管理工作,促進財經秩序進一步好轉。要增強法制意識,嚴格執行《預算法》,認真執行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建立健全超預算的報批程序。要規范財政支出秩序,建立健全預算資金從申請、撥付到使用全方位和全過程監控的制度。繼續開展打擊偷稅、騙稅專項斗爭。強化企業財務約束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財政部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的意見和規定,督促企業做好內部審計工作。繼續抓好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的規范化管理。加強對會計工作的管理和指導,結合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繼續開展以強化基礎管理和依法建賬為中心內容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活動,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在會計秩序建設中的作用。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