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19年第二季度
全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抽查情況的通報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以下簡稱《指引》)《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國辦秘函〔2019〕19號)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省政府辦公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第二季度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抽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抽查總體情況
作為全國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試點省份,我省結合“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基層政府網站關停整合及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在運行的政府網站已縮減至694家。同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部署要求,我省認真組織開展政務新媒體摸查清理工作,關停整合一批用戶關注度低、更新不及時、無力運維的新媒體賬號,將相關功能集約整合。截至目前,全省在運行的政務新媒體已縮減至2992家。
第二季度,對照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省政府辦公廳對全省在運行的694家政府網站進行了全覆蓋檢查。從檢查結果看,大部分單位能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以及政府網站工作各項要求,運維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總體合格率96.4%,除佛山、韶關、梅州、湛江、肇慶、揭陽外,其余15個地級以上市合格率均達100%。本季度,省政府辦公廳首次將政務新媒體納入季度抽查范圍,對全省在運行的2992家政務新媒體安全問題、內容更新、互動回應三項“單項否決”指標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從檢查結果看,絕大多數政務新媒體能夠認真做好政務信息發布和互動回應工作,符合檢查指標要求,總體達標率99.4%,但個別政務新媒體仍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時、辦事互動功能弱、傳播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二、抽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網站日常運維存在薄弱環節。部分基層部門政府網站集約整合至本級政府門戶網站后,未及時健全完善網站運維工作機制,導致多個部門頻道、欄目信息更新不及時,如韶關市始興縣政府門戶網站、梅州市大埔縣政府門戶網站等。個別政府網站信息審核把關不嚴,存在嚴重錯別字,如汕尾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網站、江門市民政局網站等。梅州市水務局網站首頁存在空白欄目。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省政府采購中心網站存在賭博網站暗鏈。汕頭市潮陽區政府門戶網站未及時根據網站內容調整情況,及時更新網站地圖相關欄目及鏈接。
(二)網站管理不到位。揭陽市大南山華僑管理區網站在連續多次被通報后仍然存在突出問題,站點長期無法訪問。梅州市梅縣區政府門戶網站、湛江市農業農村局網站被通報多個欄目長期未更新、多個欄目為空白后,未按要求舉一反三、全面整改,仍存在相同問題。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中山市衛生健康局網站未及時更新本單位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對應的網上服務窗口鏈接。中山市黃圃鎮政府門戶網站已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確認下線,但未按規定程序注銷“.gov.cn”結尾的域名及ICP備案,訪問時顯示為“中山紀念圖書館”網站。湛江市坡頭區教育局網站申請關停后,未按規定完成下線流程,仍違規運行。
(三)網站互動渠道不暢通。部分政府網站未提供網上咨詢建言有效渠道,如省核工業地質局網站、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網站等,湛江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網站“政民互動”欄目訪問時顯示“非法嵌入信訪系統請求地址”。部分政府網站互動欄目長期不回應,如佛山市民政局網站、梅州市梅縣區政府門戶網站存在超過3個月未回應有效留言的現象。個別政府網站部分欄目頁面仍未規范添加“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如湛江市遂溪縣政府門戶網站、肇慶新區管理委員會門戶網站。
(四)政務新媒體運維管理有待加強。本次抽查發現我省政務新媒體類型繁雜,共有36種新媒體平臺存在政務新媒體賬號。除微信公眾號、微博、移動客戶端(APP)外,部分單位還在今日頭條、企鵝號、網易號、搜狐號、抖音等平臺開設了政務新媒體,個別單位在美篇、熊掌號、藍鯨FM等較為小眾的平臺上也注冊了賬號,導致部分賬號無暇顧及、無力運維。平安韶關、梅州體育等微博,湛江市地震局、廣東藥檢等微信公眾號,(中山)掌上12345、數據中山APP等超過2周未更新。梅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肇慶市封開縣政府門戶網站首頁顯示政務新媒體圖標,但未提供有效訪問方式。深圳財政微信公眾號自定義菜單中,“咨詢投訴”互動鏈接無法訪問。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在同一平臺開設多個賬號,未按要求集約整合。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安全保障,確保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安全運行。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廣東省政府網站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理規定》,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明確主管領導和具體崗位責任,確保將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意識形態和信息安全保障的各項具體要求逐一傳達到本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經辦處室(科室)領導、經辦人及網站和新媒體運維人員,層層壓實安全責任。進一步完善網站和新媒體內容運維和信息發布審查機制,規范網上留言、網上投訴、網上舉報等網站互動交流平臺管理,嚴格執行網站信息先審后發制度,確保不出紕漏。各級教育、國資、衛生健康等行業主管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牽頭對本行業單位開辦的網站及新媒體進行摸查、清理、整合,并抓緊研究制定本行業系統網站及新媒體意識形態安全防護機制。省政府辦公廳將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納入全省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考評指標,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轄內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發生意識形態安全事件的地區或部門不得參與當年全省政府網站評優,績效考核中“政務公開”項直接計為零分。
(二)進一步加強常態化監管,推進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規范建設。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制定印發了《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并正式啟動2019年上半年全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抽查。各地、各部門要對照國辦最新檢查和考核指標要求,抓緊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確保符合國辦檢查指標要求。各地要根據最新指標,抓緊修訂完善本地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季度抽查和年度考核指標,強化本地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日常監管。同時,認真對照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府網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國辦函〔2018〕55號)各項要求,抓緊對本地區、本部門行政機關及其內設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持有的域名進行進一步梳理,清理注銷不合規的域名、網站已關停但仍未注銷的域名,以及被用于非政府網站的域名。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原則上不得轉載商業網站信息,確需轉載的,將其相關內容復制并嚴格審查后方可采用,不得直接添加商業網站鏈接。
(三)進一步加快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圓滿完成試點工作任務。目前,省直單位政府網站已遷移上全省統一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運行,市、縣政府網站遷移工作也在分批加快推進。省直各單位要積極反饋使用體驗及功能建議,主動會同集約化平臺實施單位不斷研究完善平臺功能,提升運維服務水平。各地要認真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地級以上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19〕2號)要求,按照“統一平臺、分級部署”的原則,積極準備所需資源,認真梳理網站欄目和接口,協調網站原技術運維單位配合集約化平臺實施單位做好數據遷移和測試運行,并切實加強技術保障和安全防范,確保新舊網站無縫銜接,按期按質完成集約化試點工作任務。
(四)進一步加快集約整合,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廣東省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在前期摸查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推進本地區政務新媒體的集約整合工作。一個單位原則上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對功能相近、用戶關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務新媒體進行清理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將信息發布、政民互動、辦事服務等功能集成到一個賬號,做優做強。對不發聲、亂發聲、更新慢、“不務正業”、自說自話、回復敷衍了事、功能無法使用、甚至“不當言論、雷人雷語”等問題要及時整改,運維能力差的要立即關停整合。各地、各部門要認真查缺補漏,通過全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政務新媒體管理系統對保留的政務新媒體進行備案。
(五)進一步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切實提升群眾服務滿意度。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最新考核指標要求,安排專人負責網民通過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咨詢建言欄目留言的辦理工作,5個工作日內必須對網民咨詢留言作出答復,其中簡單常見問題1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對于公開選登的網民留言,要確保留言時間、答復時間、答復單位、答復內容等要素齊全,并按周或月度公開留言受理反饋情況統計數據。省直各單位要第一時間辦理省政府辦公廳通過集約化平臺“網上咨詢”欄目轉辦的留言,簡單問題1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
對此次通報存在問題的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有關地市和省直單位要高度重視,立即采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并對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嚴肅問責,于7月5日前將整改及問責情況書面報送省政府辦公廳。
附件:1.各地、各部門政府網站抽查情況
2.抽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府網站名單
3.各地、各部門政務新媒體抽查情況
4.抽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務新媒體名單
省政府辦公廳
2019年6月29日
附件1
各地、各部門政府網站抽查情況
(2019年第二季度)
附件2
抽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府網站名單
(2019年第二季度)
附件3
各地、各部門政務新媒體抽查情況
(2019年第二季度)
附件4
抽查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政務新媒體名單
(2019年第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