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源市經濟保持平穩恢復態勢。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河源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348.22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2.63億元,同比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99.12億元,同比增長4.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676.47億元,同比增長2.9%。
農業生產形勢較好,農產品供給保障有力。2023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8.11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提高0.5、0.1和0.3個百分點。從產業看,林業、牧業和輔助性活動產值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分別同比增長10.3%、9.6%和10.8%,漁業、農業(種植業)平穩增長5.9%和3.5%。從農產品看,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85.07萬噸,增長2.4%;園林水果產量49.13萬噸,增長4.0%;茶葉產量9031噸,增長9.8%。生豬季末存欄97.37萬頭,出欄生豬152.40萬頭,分別增長2.9%和11.7%;活家禽季末存欄2063.67萬只,活家禽出欄5955.79萬只,分別增長11.2%和4.4%。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企業效益不斷提高。2023年,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2.68億元,同比增長3.7%。從行業看,34個大類行業中有21個同比正增長,增長面為61.8%;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主要行業快速發展,分別增長59.4%、28.1%和12.6%,高出全部規上工業增速55.7、24.4和8.9個百分點。從產品看,人造板、軟飲料、塑料制品同比分別增長25.7%、15.1%和10.9%。從企業利潤看,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55億元,同比增長80.2%,增速比1-10月提高12.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工業投資支撐作用凸顯。202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0%。從投資渠道看,民間投資增長13.2%,增速高于全市投資2.2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7.2%,第二產業(工業)投資增長34.1%,分別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5和1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7%,降幅比1-11月收窄0.6個百
分點。從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繼1-9月由負轉正后增速保持回升態勢,全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0%,增速比1-11月提高1.6個百分點。從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分別大幅增長399.2%、172.0%、141.0%、112.2%和108.1%。
消費市場保持恢復態勢,對外貿易降幅收窄。2023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14億元,同比增長2.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6.32億元,增長2.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1.81億元,增長3.4%。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56.32億元,增長1.9%;餐飲收入31.81億元,增長9.2%。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五金電料類、書報雜志類、糧油食品類分別增長10.4%、8.7%和6.5%,高出全部限額以上零售增速20.0、18.3和16.1個百分點;網絡銷售持續快速增長,全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3.90億元,增長21.0%。
202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209.5億元、下降14.2%,其中,出口總額166.5億元、下降14.2%,進口總額43.0億元、下降13.9%;降幅同比分別收窄6.4、7.2和3.3個百分點。
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金融形勢運行穩健。2023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90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稅收收入38.17億元,增長5.1%,高出全部收入3.3個百分點。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5.93億元,增長0.6%;民生支出合計260.7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77.6%,其中,城鄉社區、交通運輸、教育支出分別增長23.4%、15.6%和3.5%。
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749.55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住戶定期及其他存款增速達16.2%。本外幣貸款余額1832.81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住戶中長期經營貸款增長19.0%。
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2023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4元、增長6.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5元、增長5.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5元、增長8.3%,農村高出城鎮增速3.0個百分點。
2023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累計下降0.2%,全年消費價格波動總體平穩。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2%;其中,輕工業上漲0.7%,重工業下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