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4輛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集裝箱貨柜車緩緩駛出南沙保稅港區閘口,它們以“公鐵聯運”的形式轉關出口至歐洲。“中國制造的智能家居和穿戴設備在俄羅斯十分暢銷,如掃地機器人、智能手環等。”廣州保暢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望說。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1—4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12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占全國比重22.3%。其中,出口1.27萬億元,增長2.4%。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帶動下,近年來廣東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穩步增加,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外貿穩定增長的新動力,出口市場多元化成效不斷顯現。
“廣東的外貿發展方式正在主動轉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機電產品技術密集程度相對較高,外貿結構的變化背后是技術的轉型升級。“廣東在從貿易大省向貿易強省邁進中,要不斷激發民企活力,助推其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結構更優化??
進出口總值中民企占比逾半
日前,廣東伊之密精密注壓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臺價值約150萬的冷室壓鑄機,僅用1分鐘就完成了出口申報手續,不久后將通過海運到達大洋彼岸的墨西哥。
“我們制造的精密設備在當地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今年一季度公司類似產品的出口額為3700多萬元。”該公司進出口業務經理何廣源說。
“中國不僅在制造業中全球領先,而且日益成為重要的全球最終需求來源。中國正在向全球價值鏈上附加值更高的環節轉移。”世界銀行發布的5月期《中國經濟簡報》認為,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也隨之發生改變。
這一變化,直接體現在外貿結構不斷優化上。
——一季度,廣東優勢產品出口持續增長,集成電路、汽車出口額分別增長84.8%和13.7%;
——一季度,部分消費品、工業原材料進口增長較快,美容化妝品及護膚品、氧化鋁、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額分別增長約165%、78%、46%。
——1—4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08萬億元,增長6.3%,占廣東外貿進出口的50.7%,占比提升2.6個百分點。
廣東外貿結構的優化還體現在外貿民企活力不斷增強上。1—4月,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繼續提升,進出口1.07萬億元,增長5.4%,占廣東外貿進出口的50.2%,占比提升2.2個百分點。
在外貿結構優化的同時,廣東正逐漸從商品“走出去”變為品牌“走出去”、“技術”走出去,用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契合客戶需求的品牌營銷打開國際市場。
業態更豐富??
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逾六成
“原本消費者海淘購買一只手表,從下單到拿到產品要一個多月;現在在萬表下單,一般3天內就收到手表。”萬表CEO肖曉說,得益于海關大力支持,公司專門開設了進口手表保稅倉,對暢銷手表提前備貨,客戶下單后保稅倉報關當天就可發貨。借著廣東跨境電商發展的良好勢頭,萬表正在構建一個服務全球的手表產業互聯網生態平臺。
作為外向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廣東的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以去年為例,廣州、深圳形成創新B2B模式監管等51項制度創新經驗,珠海、東莞市獲國務院批準成為新一批綜合試驗區,在以廣州為首的四個綜合試驗區帶動下,全省2018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72%。
這一迅猛發展態勢也延續到今年。1—4月,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237億元,大幅增長62.2%。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樞紐”。
總部位于香港的瑞豐德永集團,正發揮香港獨特優勢,為內地企業對接海外貿易資源,推動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瑞豐德永集團廣州分所總經理楊詠儀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更好地滿足內地企業在轉型升級、創建品牌以及海外投資經貿中的各種服務需求。
在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程曉看來,粵港澳經濟關聯度高、產業互補性強,三地在產業價值鏈中分工合作,廣東省重點解決生產制造與供應,香港、澳門負責與國際銜接、結算等內容,將為廣東省的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巨大推力。
市場更多元??
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保持增長
清晨,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一排排集裝箱有序排列,吊裝機正在忙碌運作。隨著一聲汽笛聲響,滿載手機配件、機械、玩具的中歐班列鐵路集裝箱專列駛出基地,他們將跨越1萬多公里的亞歐大陸,在15天后抵達莫斯科。
這樣井然有序的場景自2013年東莞石龍鐵路發運中心啟用以來,每周都會定時上演。近年來,廣東不斷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成為外貿增長的強勁支撐。1—4月,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4958.6億元,增長3.2%。
“近年來,海關積極推動通關一體化、‘單一窗口’、國際海關AEO互認等改革,為我們高效服務客戶、獲得國際訂單提供了可靠保障。”美的集團出口業務負責人劉經理介紹,今年前4個月,公司有數千批貨物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貨值3.4億元,同比增長51.2%。
如今,沿著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沿線企業高附加值商品占比穩定增高,出口產品已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的衣服鞋帽轉變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為主。
白明認為,廣東外貿企業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多元市場,一方面通過促進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等措施,擴大貿易市場輻射面。另一方面則要打好產業基礎,集中發展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形成新的產業突破,培育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外貿企業。
繼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第十一屆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之后,第十六屆中博會將于6月24日至27日在廣州舉辦。今年以來接連舉辦貿易盛會的背后,是廣東不斷增強的產業競爭力和不斷優化的對外貿易結構,是廣東在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實現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