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狀況穩中向好,實現營業收入130832.98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利潤總額7953.11億元,同比增長4.5%。
一、利潤總額保持增長
中小微型企業增長加快。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型企業利潤總額增長4.8%,增幅比1-10月提高0.8個百分點;小微型企業利潤總額增長6.6%,增幅比1-10月提高3.5個百分點;大型企業利潤總額增長3.7%,增幅比1-10月回落2.1個百分點。
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增長加快。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增長5.7%,增幅比1-10月提高1.9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利潤總額增長6.9%,增幅比1-10月回落1.1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增長0.7%,增幅比1-10月回落0.8個百分點。
行業利潤增長面超六成,電子、電氣、電力行業增長較快。1-11月,廣東有生產經營活動的39個行業大類中,26個行業大類利潤總額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6.7%。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13.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20.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增長15.0%。
二、大型企業補庫存意愿增強
11月末,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4.2%,增幅比10月末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大型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長9.8%,增幅比10月份提高4.4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產成品存貨下降0.3%,比10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小微型企業產成品存貨下降0.5%,降幅比10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
附注:
1.指標解釋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營業收入: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營業收入進行配比。
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2.統計范圍
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
3.數據收集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4.行業分類標準
從2018年起,國家統計局執行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
5.經濟區域劃分
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地級以上市;東翼地區包括汕頭、汕尾、潮州、揭陽4個地級市;西翼地區包括湛江、茂名、陽江3個地級市;山區包括韶關、梅州、河源、清遠、云浮5個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