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
二次會議第8779號建議會辦意見的函
粵辦函〔2019〕217號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
現就梁桃等代表提出的《關于全力打造廣東海陵島國際旅游島的建議》提出如下會辦意見:
我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正在全面系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海陵島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補給地和中轉港,流傳豐厚的南宋文化沉淀和地方漁家民俗。海陵島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國家5A級景區大角灣、十里銀灘、北洛灣、馬尾島及金沙灘風景區等沿岸沙灘景區,并有依托南宋古船“南海1號”建設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人文景點。海陵島作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經濟開發試驗區”,屬廣東濱海旅游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交通運輸、旅游品牌、旅游酒店等方面已經具備打造國際旅游島的相關基礎條件,我省對代表所提建議表示支持。
一、加強頂層設計,全力打造海陵島旅游品牌
2017年,我省印發《廣東省海島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提出在保護島嶼資源的前提下,重點發展海陵島及周邊小島,適度發展高端度假產品,增加海洋公園、帆船基地等特色游覽項目。《廣東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明確了海陵灣區發展定位,提出了發展海陵島等旅游區為重點的濱海旅游業,優化發展國家5A級景區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游區,加快海陵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大力發展休閑療養和海上運動等多種濱海旅游產品,積極打造國際生態旅游島?!逗u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明確要依托海陵島及周邊無居民海島,以互補發展模式,發揮海陵島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資源優勢建立海島旅游號召力,打響廣東海島旅游品牌。
二、支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旅游度假區
2016年10月,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成功申報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并獲得通過,成為我省8個縣區級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兩年多來,我省全力支持海陵島發展全域旅游。組織召開全省全域旅游現場會,提升認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找準定位;起草了《廣東省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制訂了《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創建重點工作指引》;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及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等文件的專題解讀培訓。下一步,我省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支持海陵島十里銀灘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推動海陵島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功能,不斷進行旅游產品創新、管理機制創新、營銷創新、國際合作創新。
三、加大宣傳推廣與市場引導
一是通過電視臺、報紙、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對海陵島旅游資源和空間進行宣傳推廣。二是在制作廣東文旅宣傳資料、宣傳片中注入更多的海陵島旅游資源元素,擴大其影響力。三是利用境內境外各種展會、推介會、交流會平臺展示,大力宣傳海陵島旅游產品,利用舉辦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和廣東旅游文化節有利契機進行宣傳推廣,充分展示海陵島的獨特魅力。
四、合理確定建設用地規模,妥善處理永久基本農田用地
我省正在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中,已將國家追加給我省的110萬畝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全部分解下達到各地。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我省將根據國家下達的有關指標體系,按照省委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要求,結合我省各地國土空間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合理研究確定各地市建設用地規模,進一步優化建設用地布局,加大對海陵島的支持力度。
根據國務院工作部署,我省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單位,全面完成了永久基本農田劃定5項工作任務,并報有關部門統一納入全國永久基本農田“一張圖”管理。自然資源部有關文件明確了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調整布局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除國家級項目(包括國家級規劃項目),以及納入省級公路網規劃的高速公路項目外,其他項目都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當前,打造廣東海陵島國際旅游島尚不符合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項目類別。規劃建設時應盡力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按照國家要求優化完善海陵島范圍內的永久基本農田空間布局。我們將積極報請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將廣東海陵島國際旅游島建設項目申請納入國家級規劃項目。
五、支持海陵島配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我省已經核準了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海陵島大橋、國道G234線陽江市雙捷橋至海陵大堤段改擴建工程等項目,目前項目正加快推進建設。另外,陽江海陵島已納入我省正在編制的《廣東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待軍民航主管部門審核后按程序報批。
《廣東省郵輪碼頭布局規劃方案》和《廣東省游艇碼頭布局規劃方案》,提出海陵島可結合旅游度假區發展適時建設郵輪停靠港,以及規劃海陵島游艇休閑旅游岸線等。目前,我省正在組織開展《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的修編工作,將進一步優化全省各地市郵輪、游艇碼頭布局,推進海陵島郵輪、游艇碼頭建設。
六、加強海絲海港文化節點建設
2016年以來,我省率先開展了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完成了8處示范段和11條重點線路保護修復和活化利用。通過串聯整合古驛道沿線自然歷史文化資源,深挖歷史文化內涵,梳理形成古驛道線路歷史文化主題,打造開放式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現了嶺南歷史文化和地域風貌,受到廣大民眾認可。我省將結合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通過串聯整合自然風景區、南宋古船“南海1號”等歷史景點,將海陵島打造成為南粵古驛道海絲海港重要節點。
以上意見,供參考。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6月11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020-83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