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
第三次會議第0625號(工交郵電類
075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府函〔2020〕262號
黃錦輝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促進大灣區航空產業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的提案》收悉。經會同中國民用航空局認真辦理,現答復如下:
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推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聯通融通。您提出的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促進大灣區航空產業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的建議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將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工作中認真研究吸納。
一、關于推動珠港兩地機場間客貨運聯運的意見建議
2006年以來,珠港兩地機場合作成效顯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運營,為珠港兩地機場進一步密切合作、加強聯系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2019年,珠海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1228萬人次。
(一)關于珠港兩地機場間旅客聯運。香港機場、珠海機場均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設立了城市候機樓,分別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開始營業,提供兩地機場機票預訂、預辦值機手續以及機場咨詢服務。旅客從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可乘坐跨境巴士、商務車直達香港機場,或可乘坐大橋穿梭巴士到達大橋香港口岸后轉乘接駁專線巴士、機場專營巴士到達香港機場。據統計,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珠海機場城市候機樓自開業至2020年1月30日,共辦理值機1551人次、行李23件;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香港機場城市候機樓自開業至2020年2月7日,共辦理預登機業務旅客3631人次(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停運營)。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在港珠澳大橋口岸開通后,積極創新監管服務,簡化通關手續,優化通關體驗,啟用全國首個客貨車“一站式”驗放系統,實現口岸查驗單位一次性“并聯”作業;在廣州、深圳等地開通香港機場“行李直掛”業務,減少旅客在中轉站香港機場提取行李過關環節,提高旅客通關效率;在香港公務機業務趨于飽和的情況下,支持珠海機場承接國際公務機業務,從機制保障、工作基礎、綜合協調等方面支持推動珠海機場對外開放。
據了解,香港機場正在海天客運碼頭附近建造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并計劃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香港機場之間的水面上架設封閉行車橋,屆時內地旅客經港珠澳大橋中轉香港機場時,無須進入香港境內即可直接通過行車橋到達香港機場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辦理登記手續,進一步實現無縫銜接、地空聯動運輸。
(二)關于珠港兩地機場間貨物聯運。珠海市出臺了《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等相關政策,特別針對港珠澳大橋物流業務、珠港澳陸空聯運配套業務以及對跨境電商物流業務給予相關扶持,推動珠港物流企業積極使用大橋拓展有關物流業務。同時,積極搭建珠港兩地跨境物流合作優質平臺和載體,沿大橋延長線沿線布局保稅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國際貿易多元一體倉庫、跨境電商一體化基地和中國出口商品全球返修中心,引進港珠澳供應鏈有限公司,打造區域性國際貿易分撥中心。拱北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已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成功對接,推出基于全程提(運)單的粵港澳“卡車航班”,便利進出境貨物在內地機場與香港機場之間快速流轉,進一步提高貨物通關效率,降低進出口商品通關成本。“跨境一鎖”通關合作模式已應用于大橋香港與珠海口岸,實現與香港地區跨境物流全對接,與香港、澳門海關對進出境貨物和小客車實施查驗結果互認、口岸直通快放,并先行先試開展“航空打板、口岸直通”業務,探索推動“香港機場—大橋—珠海機場”多式聯運。此外,民航局與香港、澳門民航主管部門簽署的航空運輸《備忘錄》,也已明確允許往來香港、澳門、內地珠三角地區的海運服務和各式陸運服務,可以使用虛擬航班的形式與內地或港澳航空公司營運的航班進行銜接,作為航班的形式,在政策上為多式聯運開展提供了便利。
下一步,我省將加強珠港兩地機場跨境航空物流合作,不斷豐富聯程聯運產品,構建更加便捷的聯運服務體系,逐步培育、做大兩地機場聯運市場。同時,進一步創新監管服務,優化通關手續,為兩地機場聯運創造良好條件。
二、關于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實現粵港澳三地機場聯運高效無縫銜接的意見建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有效滿足大灣區人員往來和車輛通行便捷需要,我省正在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數字交通建設,依托“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構建綜合交通一體化數字平臺,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運載裝備等交通基本要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珠海市已編制《港珠澳大橋智慧口岸頂層規劃》,按照“三地合作協同化、通關通行便利化、政務管理高效化、應急決策智能化、智慧服務前沿化”的目標,積極推進港珠澳三地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提升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運作規模和效率。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率先在大橋口岸采用智慧旅檢監管模式,通過非侵入式選查、CT智能審圖、行李自動分揀、快速安全驗放,為進出境旅客提供高效通關服務。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會同粵港澳三地科研機構共同成立“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智能維養與安全運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部署開展“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運用”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研究,集成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北斗、GIS、車路協同、三維數字化模型等新技術,建成后將全面提升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水平,建設世界一流的數字大橋,樹立交通領域新基建應用示范標桿。
目前,我省已被列入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省份,現正加快開展智慧公路試點示范工作,下一步將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管理、調度指揮、運輸組織、運營管理、安全應急、車路協同、出行服務等領域智能化水平,實現粵港澳三地機場聯運的高效無縫銜接。
三、關于借助香港機場的便利,提升協同創新驅動能力的意見建議
珠海機場高度重視智慧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按照民航局要求積極開展“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建設,已實現5G網絡全面覆蓋,同時與珠海聯通公司合作開展5G+AI智能登記服務,開通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實現了值機流程全自助服務。目前,珠海機場正在抓緊編制《智慧機場建設規劃》,計劃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搭建信息基礎支撐平臺,逐步實現以信息化為支撐、以數據融合為基礎的集合態勢感知、智能分析、智慧決策的機場智能生態,推動機場信息化轉型升級。
下一步,我省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在中央統籌領導下,積極推進大灣區航空產業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大力提升大灣區民航綜合保障水平,推動形成全球領先、輻射力強的國際航空樞紐、一流的航空服務體系、發達的通用航空體系、現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完備的安全保障體系和高效的民航治理體系,為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旅客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運輸服務。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省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歡迎登錄省政府門戶網站(yanshiren.com),了解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信息。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