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文件庫 > 政策法規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

時間 : 2022-02-18 17:10:57 來源 : 司法部網站
【打印】 【字體:

  (1999年6月24日農業部令第15號公布根據2004年7月1日農業部令第38號第一次修正根據2010年11月26日農業部令第11號第二次修正根據2013年12月31日農業部令第5號第三次修正根據2017年11月30日農業部令2017年第8號第四次修正根據2019年4月25日農業農村部令2019年第2號第五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水生野生動物資源,加強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管理,規范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證件的發放及使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需要捕捉、人工繁育以及展覽、表演、出售、收購、進出口等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按照本辦法實行特許管理。

  除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外,本辦法所稱水生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所稱水生野生動物制品,是指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條農業部主管全國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管理工作,負責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捕捉、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進出口和國務院規定由農業部負責的國家重點水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和出售購買利用其活體及制品活動的審批。

  省級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除國務院對審批機關另有規定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利用特許審批;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特許申請的審核。

  第四條農業部組織國家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物種科學委員會,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提供咨詢和評估。

  審批機關在批準人工繁育、經營利用以及重要的進出口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等特許申請前,應當委托國家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物種科學委員會對特許申請進行評估。評估未獲通過的,審批機關不得批準。

  第五條申請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利用特許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填報《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證件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渡暾埍怼房上蛩诘乜h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取。

  第六條經審批機關批準的,可以按規定領取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證件。

  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證件包括《水生野生動物特許獵捕證》(以下簡稱《獵捕證》)、《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以下簡稱《人工繁育證》)、《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以下簡稱《經營利用證》)。

  第七條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有權對本辦法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配合。

  

第二章 捕捉管理


  第八條禁止捕捉、殺害水生野生動物。因科研、教學、人工繁育、展覽、捐贈等特殊情況需要捕捉水生野生動物的,必須辦理《獵捕證》。

  第九條申請捕捉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申請人應當將《申請表》和證明材料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報農業部審批。

  需要跨省捕捉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申請人應當將《申請表》和證明材料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轉送捕捉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捕捉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報農業部審批。

  農業部自收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特許獵捕證的決定。

  第十條申請捕捉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申請人應當將《申請表》和證明材料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該自收到縣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獵捕證的決定。

  需要跨省捕捉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申請人應該將《申請表》和證明材料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轉送捕捉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捕捉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之日起4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獵捕證的決定。

  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發放《獵捕證》:

  (一)申請人有條件以合法的非捕捉方式獲得申請捕捉對象或者達到其目的的;

 ?。ǘ┎蹲缴暾埐环蠂矣嘘P規定,或者申請使用的捕捉工具、方法以及捕捉時間、地點不當的;

  (三)根據申請捕捉對象的資源現狀不宜捕捉的。

  第十二條取得《獵捕證》的單位和個人,在捕捉作業以前,必須向捕捉地縣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由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監督進行。

  捕捉作業必須按照《獵捕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期限、工具和方法進行,防止誤傷水生野生動物或破壞其生存環境。

  第十三條捕捉作業完成后,捕捉者應當立即向捕捉地縣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申請查驗。捕捉地縣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應及時對捕捉情況進行查驗,收回《獵捕證》,并及時向發證機關報告查驗結果、交回《獵捕證》。

  

第三章 人工繁育管理


  第十四條國家支持有關科學研究機構因物種保護目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前款規定以外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實行許可制度。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批準,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但國務院對批準機關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五條申請《人工繁育證》,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ㄒ唬┯羞m宜人工繁育水生野生動物的固定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ǘ┚邆渑c人工繁育水生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相適應的資金、技術和人員;

  (三)具有充足的人工繁育水生野生動物的飼料來源。

  第十六條國務院規定由農業部批準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許可,向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申請受理之日起20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并將審查意見和申請人的全部申請材料報農業部審批。

  農業部應當自收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之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發放人工繁育許可證的決定。

  除國務院規定由農業部批準以外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人工繁育許可,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申請。

  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申請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人工繁育證的決定。

  第十七條人工繁育水生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人工繁育證》的規定進行人工繁育活動。

  需要變更人工繁育種類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的程序申請變更手續。經批準后,由審批機關在《人工繁育證》上作變更登記。

  第十八條禁止將人工繁育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進行捐贈、轉讓、交換。因特殊情況需要捐贈、轉讓、交換的,申請人應當向《人工繁育證》發證機關提出申請,由發證機關簽署意見后,按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報批。

  第十九條接受捐贈、轉讓、交換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憑批準文件辦理有關手續,并妥善養護與管理接受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

  第二十條取得《人工繁育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ㄒ唬┳袷貒液偷胤揭吧鷦游锉Wo法律法規和政策;

 ?。ǘ┯糜谌斯し庇乃吧鷦游飦碓捶蠂乙幎?;

  (三)建立人工繁育物種檔案和統計制度;

 ?。ㄋ模┒ㄆ谙驅徟鷻C關報告水生野生動物的生長、繁殖、死亡等情況;

 ?。ㄎ澹┎坏梅欠ɡ闷淙斯し庇乃吧鷦游锘蚱渲破?;

 ?。┙邮墚數貪O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第四章 經營管理


  第二十一條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因科學研究、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文物保護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出售、購買、利用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漁業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按照規定取得和使用專用標識,保證可追溯。

  第二十二條國務院規定由農業部批準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或者其制品的出售、購買、利用許可,申請人應當將《申請表》和證明材料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0日內簽署意見,并報農業部審批。

  農業部應當自接到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材料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經營利用證的決定。

  除國務院規定由農業部批準以外的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或者其制品的出售、購買、利用許可,應當向省級人民政府漁業主管部門申請。

  省級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發放經營利用證的決定。

  第二十三條申請《經營利用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鍪邸①徺I、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物種來源清楚或穩定;

 ?。ǘ┎粫斐伤吧鷦游镂锓N資源破壞;

  (三)不會影響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形象和對外經濟交往。

  第二十四條經批準出售、購買、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持《經營利用證》到出售、收購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方可進行出售、購買、利用活動。

  第二十五條出售、購買、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ㄒ唬┳袷貒液偷胤接嘘P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利用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來源符合國家規定;

 ?。ㄈ┙⒊鍪?、購買、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檔案;

 ?。ㄋ模┙邮墚數貪O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第二十六條地方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經營利用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經營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監督管理。

  

第五章 進出口管理


  第二十七條出口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水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向農業部申請,農業部應當自申請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同意進出口的決定。

  動物園因交換動物需要進口第一款規定的野生動物的,農業部在批準前,應當經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第二十八條屬于貿易性進出口活動的,必須由具有商品進出口權的單位承擔,并取得《經營利用證》后方可進行。沒有商品進出口權和《經營利用證》的單位,審批機關不得受理其申請。

  第二十九條從國外引進水生野生動物的,應當向農業部申請,農業部應當自申請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同意引進的決定。

  第三十條出口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出口的水生野生動物物種和含水生野生動物成分制品中物種原料的來源清楚;

 ?。ǘ┏隹诘乃吧鷦游锸呛戏ㄈ〉?;

 ?。ㄈ┎粫绊憞乙吧鷦游锉Wo形象和對外經濟交往;

 ?。ㄋ模┏隹诘乃吧鷦游镔Y源量充足,適宜出口;

 ?。ㄎ澹┓衔覈a種質資源保護規定。

  第三十一條進口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M口的目的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和政策;

 ?。ǘ┚邆渌M口水生野生動物活體生存必需的養護設施和技術條件;

 ?。ㄈ┮M的水生野生動物活體不會對我國生態平衡造成不利影響或產生破壞作用;

  (四)不影響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形象和對外經濟交往。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第三十三條經批準捕捉、人工繁育以及展覽、表演、出售、收購、進出口等利用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費。繳納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水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費專用于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管理、科學研究、調查監測、宣傳教育、人工繁育與增殖放流等。

  第三十四條外國人在我國境內進行有關水生野生動物科學考察、標本采集、拍攝電影、錄像等活動的,應當向水生野生動物所在地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申請受理之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準予其活動的決定。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規定的《申請表》和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證件由農業部統一制訂。已發放仍在使用的許可證件由原發證機關限期統一進行更換。

  除監督《獵捕證》一次有效外,其他特許證件應按年度進行審驗,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有效期屆滿后,應按規定程序重新報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特許證件發放管理制度,建立檔案,嚴格管理。

  第三十六條《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中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國內管理,按照本辦法對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規定執行。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附錄三中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國內管理,按照本辦法對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規定執行。

  地方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制品的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對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