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文件庫 > 政策法規庫

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

時間 : 2022-03-04 16:35:08 來源 : 中國人大網
【打印】 【字體:

  (1995年2月24日深圳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4月26日深圳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03年10月28日深圳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一次修訂  2007年1月24日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第二次修訂  根據2017年4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9年4月24日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等二十七項法規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根據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的決定》第四次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注冊會計師

  第三章  會計師事務所

  第四章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第五章  自律與監管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促進經濟和社會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特區內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以及行政管理,適用本條例。

  深圳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會員的監督、管理和服務,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市財政部門是深圳市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管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管理。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是依法設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監督、管理和服務。 

  第四條  注冊會計師行業實行執業注冊和會員登記管理制度。

  第五條  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應當獨立、客觀、公正,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誠信為本,恪守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

  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執行業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在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注冊會計師行業委員會的領導下,堅持改革創新、規范管理、健康發展、高效服務的原則,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壯大。

  

第二章  注冊會計師


  第六條  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證書,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

  第七條  下列業務應當由注冊會計師承辦,但是單位內部審計和國家機關依法開展的審計活動除外:

  (一)審查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審計報告;

  (二)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

  (三)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報告;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由注冊會計師承辦的鑒證業務。

  注冊會計師依法出具的上述報告,具有法定證明效力。

  禁止非注冊會計師冒用注冊會計師的姓名或者以注冊會計師的名義從事有關活動。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委托非注冊會計師或者被暫停執業的注冊會計師從事注冊會計師法定業務。

  第八條  注冊會計師可以辦理下列業務:

  (一)會計咨詢、會計服務和會計培訓;

  (二)代理企業注冊登記、年度檢驗和秘書服務;

  (三)稅務代理,出具稅務報表;

  (四)財務、稅務、投資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五)其他相關業務。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九條  參加全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或者經依法認定、考核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年齡在七十周歲以下,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從事審計業務二年以上的,可以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執業注冊成為注冊會計師。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準予執業注冊的人員名單報市財政部門、財政部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第十條  注冊申請人申請執業注冊,應當通過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提交下列材料:

  (一)注冊會計師注冊申請表;

  (二)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全科合格證書或者依法認定的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明復印件;

  (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職從事審計業務二年以上并且無不良記錄的證明;

  (四)所在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合同復印件;

  (五)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受理前款材料復印件時,應當核對原件。

  第十一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受理執業注冊申請后,應當在六十日內決定是否準予執業注冊。準予執業注冊的,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發給國家統一印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證書》(以下簡稱注冊會計師證書)。

  不予執業注冊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市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第十二條  執業注冊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不予執業注冊,已注冊的撤銷注冊: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受刑事處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至申請注冊之日止未滿五年;

  (三)因經濟違法行為受行政處罰或者撤職以上處分未滿三年;

  (四)受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處罰未滿五年;

  (五)違反注冊規定,提供虛假材料;

  (六)不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執業的;

  (七)自行停止注冊會計師業務滿一年;

  (八)年齡超過七十周歲;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被撤銷注冊的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自知道被撤銷執業注冊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市財政部門申請復議。

  被撤銷注冊的當事人在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消除之后,可以重新申請執業注冊,但是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十條的有關規定。

  第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接受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年度檢查,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繼續執業:

  (一)按照規定繳納年度會費的;

  (二)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時間并考核合格的;

  (三)無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年度檢查結果在公共媒體上予以公告。 

  

第三章  會計師事務所 


  第十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是依法設立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的機構。

  會計師事務所由注冊會計師發起設立,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市財政部門申請執業許可。

  未取得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的,不得以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義開展業務活動,不得從事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業務。

  第十五條 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為合伙會計師事務所。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包括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和特殊的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

  現有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轉制成特殊的普通合伙會計師事務所。

  第十六條  合伙會計師事務所申請執業許可,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符合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條件的合伙人;

  (二)有書面合伙協議;

  (三)有固定經營場所。

  會計師事務所設立首席合伙人,由執行會計師事務所事務的一名合伙人擔任。

  第十七條  設立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齡不超過六十周歲;

  (二)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

  (三)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執業,最近連續從事審計業務滿五年,其中在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不少于三年;

  (四)五年內沒有因為執業行為受到行政處罰;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八條  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繼續擔任合伙人:

  (一)年齡超過六十五周歲;

  (二)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合伙義務;

  (三)受到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處罰;

  (四)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擔任合伙人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成為新設立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之前,應當到注冊會計師協會辦理從原執業的會計師事務所轉出手續;若為原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的,還應當依法辦理退伙手續。

  第二十條  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不得使用與已注冊的會計師事務所相同或者相似的名稱,也不得使用違反公共利益、有誤導性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名稱。

  第二十一條  會計師事務所申請執業許可,應當向市財政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申請表;

  (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執業經歷等符合規定條件的材料;

  (三)擬在該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情況匯總表。

  因合并或者分立新設會計師事務所的,還應當提交合并或者分立協議。

  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二十二條  市財政部門應當自受理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執業申請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準予或者不予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執業許可的決定。

  作出準予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執業許可決定的,市財政部門應當自作出準予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出具準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頒發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執業證書,并予以公告。

  作出不予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執業許可決定的,市財政部門應當自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出具書面決定,并通知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書面決定應當說明不予許可的理由,并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未申請執業許可或者執業許可申請未予準許,商事主體繼續存續的,不得從事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業務,其名稱中不得繼續使用“會計師事務所”字樣或者其他使人誤認為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字樣。未申請執業許可的,應當自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的執業許可申請時限屆滿之日起二十日內辦理商事變更登記;執業許可未予批準的,應當自收到不予許可決定之日起二十日內辦理商事變更登記。

  第二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在特區設立分所的,應當經市財政部門批準。

  申請分所執業許可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取得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三年以上,內部管理制度健全;

  (二)注冊會計師數量不少于五十名;

  (三)申請設立分所前三年內沒有因為執業行為受到行政處罰。

  因合并或者分立新設的會計師事務所申請分所執業許可的,其取得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的期限,可以從合并或者分立前會計師事務所取得執業許可的時間算起。

  第二十四條  會計師事務所設立的分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分所負責人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二)至少有五名注冊會計師;

  (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第二十五條  會計師事務所申請分所執業許可,應當向市財政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分所執業許可申請表;

  (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作出的設立分所的書面決議;

  (三)注冊會計師情況匯總表;

  (四)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分所進行實質性統一管理的承諾書,該承諾書由首席合伙人(主任會計師)簽署,并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

  第二十六條  會計師事務所變更合伙協議的,應當自商事變更登記辦理完成之日起二十日內報市財政部門備案。

  對正在接受相關部門調查的會計師事務所,經相關部門通報,市財政部門不予備案。

  第二十七條  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分所,由于人員變動或者其他原因未能保持設立條件的,應當自行停止執業,妥善處理相關業務,并在二十日內報市財政部門備案,在六十日內進行整改達到設立條件。

  未在規定期限內備案或者逾期達不到設立條件的,應當撤銷設立許可。

  第二十八條  會計師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執業:

  (一)合伙協議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二)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

  (三)被依法吊銷、撤銷執業許可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四)被依法宣告破產;

  (五)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會計師事務所終止執業的,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并報市財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依法妥善保管業務檔案,并對業務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會計師事務所因撤銷、解散、破產或者其他原因終止的,在終止、辦理撤銷登記手續之前的業務檔案,由合伙人移交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代管。具體辦法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

  第三十條  異地注冊會計師在特區執業,應當接受市財政部門的業務監管。異地會計師事務所在特區設立辦公場所的,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  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在特區臨時執業,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準許并辦理執業登記。

  第三十二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于每年五月三十一日之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財政會計行業管理系統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報送下列信息:

  (一)持續符合執業許可條件的相關信息;

  (二)最近一個年度經營情況;

  (三)內部治理及總分所一體化管理情況說明;

  (四)會計師事務所由于執行業務涉及訴訟、仲裁情況。

  會計師事務所與境外會計師事務所有成員所、聯系所或者業務合作關系的,還應當報送相關信息,說明最近一個年度與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其他成員所或者聯系所合作開展業務的情況。

  會計師事務所在境外發展成員所、聯系所或者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同時報送相關信息。

  經審查,發現不符合執業許可條件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將不符合執業許可條件的情況移交市財政部門處理。

  第三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以協議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落實以執業人員為主體、與質量控制相結合的管理、分配機制,充分保障合伙人、注冊會計師及全體員工的合法權益。 

  

第四章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第三十四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依法登記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第三十五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主要職責如下:

  (一)核準注冊會計師注冊,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年度檢查;

  (二)依法制定、修改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建立懲戒制度、誠信檔案制度等行業管理制度;

  (三)反映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意見和要求,維護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

  (四)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和執業質量進行檢查,對違反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予以懲戒,涉嫌違法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移交市財政部門處理;

  (五)組織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繼續教育和其他培訓;

  (六)協調處理行業內部爭議;

  (七)與政府監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協調;

  (八)組織業務交流和對外交往;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六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對全體會員具有約束力。

  第三十七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實行屬地登記制度。凡在深圳市行政區域內執業的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都應當加入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為會員。會員分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個人會員包括執業會員和非執業會員。

  第三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加入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登記成為執業會員。

  執業會員分為普通會員和資深會員。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八年以上、執業記錄良好、在行業享有較高威望,經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評定,報市財政部門備案,可以成為資深會員。具體辦法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

  第三十九條  下列人員可以加入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登記成為非執業會員:

  (一)取得全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全科合格證書的;

  (二)本條例施行前已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資格的;

  (三)執業會員因工作變動不再繼續執業的。

  第四十條  會員有退出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權利,但是正在接受調查處理或者欠繳會費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可以拒絕或者暫時拒絕其退會。

  第四十一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大會(以下簡稱會員大會)是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是會員大會的執行機構,對會員大會負責。

  會員大會及理事會的職權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規定。

  會員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可以以會員代表大會的形式或者全體會員代表通訊表決的方式召開,但是對于通過或者修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理事會換屆等重大事項,應當以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形式進行。

  第四十二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設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干人。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會長、副會長的產生辦法、職責和任期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規定。

  第四十三條  理事會由會員選任的理事和市有關部門委任的理事組成。

  選任理事中非合伙人理事不得少于選任理事人數的五分之一。委任理事不得超過理事人數的二分之一。

  理事每屆任期三年,可以連任,但是最多不得超過兩屆。

  第四十四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設立秘書處,負責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日常工作。秘書處正、副秘書長的產生辦法、職責和任期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規定。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擔任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法定代表人,由理事會聘任或者解聘。

  秘書長應當專職從事協會事務,不得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或者擔任職務,不得利用其職務之便從事與其職務有利益關系的營利活動。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個人會員在秘書處專職工作時間視同注冊會計師執業年限。

  第四十五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大會設立監督委員會,對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和秘書處執行會員大會決議、決定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四十六條  監督委員會由會員和非會員組成,其中非會員的人數不少于二分之一。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會理事、會長、副會長及秘書處工作人員不得擔任監督委員會委員。

  監督委員會產生辦法、監督職責和工作規則由會員大會通過后施行。

  第四十七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資格或者執業質量進行檢查時,可以調閱、復制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底稿和其他有關資料,被檢查的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予以配合。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保守檢查事項的秘密。

  第四十八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大會、理事會、監督委員會作出的決議、決定應當在作出后二十日內報市財政部門備案。

  對違反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的決議、決定,市財政部門應當予以撤銷;對不適當的決議、決定,市財政部門可以提出修改意見或者建議。

  第四十九條  在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的注冊會計師應當繳納入會登記費、轉所費和年度會費。

  具體繳費辦法和繳費數額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理事會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決定,并報市財政部門備案。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收取的各項費用應當按照章程規定的用途開支,并實行收支預決算制度、定期公告制度、會員查詢制度和年度審計制度。

  

第五章  自律與監管


  第五十條  注冊會計師承辦業務,應當由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受理。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直接與委托人簽訂委托合同,不得與中介人簽訂委托合同。

  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不得因為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而少付或者拒付委托費用。

  委托人不得利用聯系業務之便索取財物。

  第五十一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可以根據需要查閱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和有關文件,查看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現場和設施,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其他必要的協助。

  被審計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會計資料和有關文件,并對所提供會計資料和有關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會計師事務所依法承擔審計責任不能替代、減輕或者免除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

  第五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可以向有關單位函證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情況,獲取有關證明材料。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并對所提供證明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十三條  注冊會計師與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存在下列利害關系時,應當回避:

  (一)曾在委托單位或者被審計單位任職,離職未滿五年;

  (二)本人及其配偶或者直系血親與委托單位或者被審計單位有投資、借貸或者其他經濟利益關系;

  (三)與委托單位或者被審計單位的董事、經理或者其他有關主管人員有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直系姻親等關系;

  (四)擔任委托單位或者被審計單位常年會計顧問或者代為辦理會計事項;

  (五)其他為保持獨立性應當回避的事項。

  會計師事務所與委托單位存在除業務收費之外其他經濟利益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五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業務報告。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

  (一)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

  (二)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

  (三)因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

  第五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業務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被審計單位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

  (二)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處理可能或者已經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

  (三)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處理可能或者已經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

  (四)明知或者應當知道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內容,而不予指明。

  第五十六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與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串通,出具有虛假內容、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業務報告或者其他書面文件;

  (二)提示、協助委托人或者被審計單位編制虛假會計資料;

  (三)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違反規定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四)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五)接受委托催收債款;

  (六)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七)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八)對業務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九)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委托單位、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但是法律、法規要求提供或者經委托單位同意的除外;

  (十)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五十七條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應當勤勉盡責,按照執業準則規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業務報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注冊會計師已經勤勉盡責:

  (一)注冊會計師已嚴格遵守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仍無法發現虛假成分;

  (二)注冊會計師遵守驗資程序,確認投資已經到位,但是企業在登記后又抽逃資金;

  (三)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金融機構及其他機構欺詐;

  (四)注冊會計師在業務報告中就重要內容作了真實披露。

  第五十八條  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業務報告應當由負責審核的合伙人和負責該項目的注冊會計師共同簽字并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

  第五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每年應當接受不少于四十小時的繼續教育并參加考核,及時掌握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業務知識,提高業務素質。

  注冊會計師行業繼續教育及考核具體辦法,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

  第六十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市財政部門和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電子化備案。市財政部門和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業務報告進行防偽標識管理。

  當出具的業務報告數量或者內容顯著異常時,市財政部門或者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進行提示,必要時可以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或者當事人說明情況,也可以進行專項調查。

  業務報告使用方可以根據防偽標識在電子化備案系統中查詢報告的真偽,發現未經備案的業務報告,可以向市財政部門舉報。

  第六十一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加強執業管理,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保證工作質量,防范風險,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準則執業;

  (二)采用惡意降低收費或者詆毀同行等不正當方式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競攬業務;

  (三)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支付或者變相支付業務介紹費;

  (四)與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收入分成或者掛靠方式執業;

  (五)允許其他單位和個人以本所名義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

  (六)對委托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脅迫、欺詐、利誘;

  (七)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投標承接審計業務,但是不得通過降低執業質量進行壓價競爭。

  第六十二條  本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適用于會計師事務所。

  第六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

  會計師事務所不得采取承包或者收入分成方式由注冊會計師或者合伙人分立經營。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定期向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報送財務會計報告。

  第六十四條  禁止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刊播、設置、張貼廣告或者借助新聞媒體進行廣告宣傳。

  會計師事務所開業、遷址和招聘的公告按照國家或者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五條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執業風險基金或者辦理職業保險。

  第六十六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職業道德和執業質量進行檢查,對違反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給予下列懲戒并載入誠信檔案:

  (一)訓誡;

  (二)責令改正并書面檢討;

  (三)責令書面道歉;

  (四)行業內通報批評;

  (五)公開譴責;

  (六)取消個人會員資格。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會計師事務所因違反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給予的懲戒,可以參照前款第一至五項執行。涉嫌違法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移交市財政部門處理。

  取消個人會員資格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同時撤銷其執業注冊,并報市財政部門、財政部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市財政部門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撤銷其執業注冊,取消其會員資格。

  第六十七條  市財政部門依法對注冊會計師行業進行管理,履行下列職責:

  (一)執行有關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

  (二)制定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制度和行業發展規劃;

  (三)審批會計師事務所及分所設立、換發執業許可證書;

  (四)負責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管和有關備案工作;

  (五)依法對注冊會計師行業進行檢查并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六)組織協調其他政府部門對注冊會計行業進行執法檢查和行業監管;

  (七)依法對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六十八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市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督管理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對注冊會計師行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和協調。

  監督管理協調聯席會議由市財政部門牽頭,市稅務、公安、審計、國有資產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和財政部、審計署、銀保監局、證監局駐深圳工作機構以及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等單位的負責人及部分業外人士參加。

  第六十九條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利用職權為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介紹業務。

  第七十條  因違法、違規受到行政處罰或者自律懲戒的會計師事務所五年內不得更名;受到暫停執業行政處罰的注冊會計師在處罰期間不得轉所。但是,會計師事務所被吊銷、撤銷執業許可證書的除外。

  正在接受調查或者行業自律檢查的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在被調查或者被檢查期間,會計師事務所不得更名,注冊會計師不得轉所。

  第七十一條  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定期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考核評價,并將考核評價結果公開。具體辦法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三款、第十四條第四款、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四款規定的,獲取的業務報告無效,由此引起的相應法律責任由委托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受委托人有過錯的,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向受委托人追償。

  第七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年度檢查不合格仍繼續執業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一個月,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撤銷執業注冊。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六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并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情形,情節嚴重的,由市財政部門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規定,提供虛假材料的,市財政部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準,并予以警告;采取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得批準的,由市財政部門予以撤銷,并沒收違法所得。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三十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未報送備案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在三十日內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年度檢查時不予換發執業許可證書。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繼續執業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繼續執業的,由市財政部門沒收非法所得,對簽署報告的注冊會計師分別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未按照規定保管業務檔案,致使檔案資料損毀、滅失的,由市財政部門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停止非法執業,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不按照規定及時、完整報送信息的,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通報,并將情況報送市財政部門,列入重點監管對象;提供虛假材料的,由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移交市財政部門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對注冊會計師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并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情節嚴重的,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有前款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對注冊會計師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情節特別嚴重的,吊銷執業許可證書。

  第八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

  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未及時向市財政部門和市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電子化備案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暫停執業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執業三個月以上十二個月以下。

  第八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未建立執業風險基金或者辦理職業保險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責令暫停執業一個月以上三個月以下。

  第九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的,由市財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由其所在單位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處分。

  第九十一條  受到暫停執業行政處罰的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由市財政部門暫扣其注冊會計師證書或者執業許可證書;處罰期滿后市財政部門應當退回。 

  第九十二條  市財政部門作出暫停執業、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撤銷執業許可證書的行政處罰,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作出公開譴責、取消個人會員資格的懲戒,應當向社會公告。

  

第七章  附則


  第九十三條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九十四條  現有的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應當逐步改制為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

  現有的有限責任會計事務所、個人會計事務所,應當保持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

  現有的有限責任會計事務所、個人會計事務所適用本條例有關規定;本條例未做規定的,適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九十五條  對本條例規定的罰款處罰,市財政部門應當制定具體實施標準,與本條例同時施行;需要修訂時,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修訂。

  第九十六條  探索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執業會計師在深圳特定區域開展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業務。具體辦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十七條  本條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