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和改進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
國轉聯[2008]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小組,黨委組織部,政府人事廳(局)、財政廳(局),各軍區、各軍兵種、各總部、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武警部隊及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政治部:
為推進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中發[2006]3號)、《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2001]3號)和《關于進一步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見》(中發[2007]8號)有關規定,現就加強和改進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
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是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歷來高度重視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制定了相應的方針、原則和政策。各級黨委、政府和軍隊各級組織采取積極措施,狠抓工作落實,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成效顯著。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內容方式相對陳舊單一、制度體系不夠健全配套、經費保障尚不能滿足培訓工作發展需要等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亟待研究和解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是順應改革發展新形勢的客觀要求,是適應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的現實需要,是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幫助軍隊轉業干部從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適應新環境新任務,改善軍隊轉業干部知識結構,促進工作崗位轉換,加強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中國特色退役軍官安置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進一步明確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與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軍隊轉業干部的教育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及人才資源開發的總體規劃,以提高適應能力和改善知識結構為重點,以加強制度建設為基礎,以提高教育培訓質量為核心,針對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特點,分層次分類別開展教育培訓,幫助軍隊轉業干部順利實現由國防和軍隊建設人才向黨政人才和經濟社會建設人才轉變,促進軍隊轉業干部人才資源的科學開發和合理配置。
(二)工作原則。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遵循“先培訓后上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注重實效”和“培訓、考核、使用相結合”的原則;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遵循“政府主導、依托社會、個人自愿、按需培訓”的原則。
(三)目標任務。逐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分類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體系,不斷更新教育培訓內容,拓展教育培訓形式,健全教育培訓制度,構建教育培訓基地網絡,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形成黨委和政府部門宏觀指導、軍隊轉業干部培訓機構與培訓基地優勢互補、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教育培訓格局。
三、認真做好計劃分自己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
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分為全員適應性培訓和專業培訓。在繼續做好全員適應性培訓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專業培訓。
(一)繼續做好全員適應性培訓。認真總結適應性培訓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不斷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發何揮適應性培訓的作用,為廣大軍隊轉業干部順利實現由軍隊到地方崗位的轉換提供有效幫助。全員適應性教育培訓分層次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5天。
(二)規范和完善專業培訓內容。完善專業培訓大綱,細化專業培訓類別,科學設置專業課程。公共類專業培訓大綱由國家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制定;行業類專業培訓大綱由國家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會同行業部門共同制定。培訓大綱要根據形勢任務發展及時調整更新。
(三)加強專業培訓的組織實施。專業培訓應在軍隊轉業干部上崗前進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規劃并與接收單位共同組織實施。專業培訓時間不少于3個月。要充分發揮行業系統培訓優勢,加強對行業系統專業培訓工作的指導。軍隊轉業干部在專業培訓期間,組織、人事部門和接收單位要加強考核工作,將考核情況,作為使用軍隊轉業干部的重要依據。
(四)做好離隊前教育培訓部隊政治機關在干部轉業摸底和離隊報到前,要結合階段性工作特點,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進行政策形勢、組織紀律、法規、保密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必要的擇業指導和專業技能培訓,為軍隊轉業干部順利到地方轉崗打好基礎。地方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
四、加強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
針對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需求多元、投入大、自主性強等特點,著力提高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一)認真組織適應性教育培訓。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適應性培訓與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干部適應性培訓要分開進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制訂計劃并組織實施。適應性教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國家和安置地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自主擇業管理服務相關規定、就業創業有關政策法規及指導等。適應性教育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
(二)積極開展個性化教育培訓。個性化教育培訓,是指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根據個人需求,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指定或認可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的教育培訓模式。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到地方報到后3年內,可向安置地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提出培訓申請,經批準參加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后,其相關培訓費用,可在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經費規定的標準內支付。個性化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圍繞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就業創業需求安排。在個人自愿的基礎上,對培訓需求相對集中的專業,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規劃組織培訓。國家適時發布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參考大綱。個性化教育培訓的具體實施辦法另行規定。
(三)加強教育培訓管理服務。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要為個性化培訓提供相關信息,跟蹤培訓情況,建立培訓檔案,進行效果評估。加強與高校、企業等各類教育培訓、就業創業和實訓基地的合作。不斷創造靈活多樣、富有實效的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的個性化教育培訓形式。
五、不斷改進和完善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
(一)積極探索教育培訓工作前移。根據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特點和需要,部隊和地方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軍隊干部確定轉業至到單位報到前的時間,針對軍隊轉業干部實際,探索研究教育培訓前移的具體內容、方式方法和組織實施等。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結合部分行業領域的專業需求,探索有計劃地選擇一定數量的軍隊轉業干部進行行業專業知識、技能等培訓,并結合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對口安置的辦法。
(二)大力開展網絡教育培訓。網絡教育培訓是現代遠程教育培訓的一種重要形式。要充分發揮網絡培訓覆蓋面廣、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學習方式靈活等優勢,在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中大力推行網絡教育培訓。國家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制定全國軍隊轉業干部網絡教育培訓規劃,建立全國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網絡課堂,整合社會優質網絡教育培訓課程資源,分期分批納入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網絡課程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參加網絡課程學習。國家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網絡教育培訓承訓機構的指導,逐步實現網絡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
六、全面加強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基礎保障
(一)實現優質師資資源共享。按照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立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黨政領導干部、國內外專家學者、高等院校教授、優秀企業家等在內的教育培訓師資隊伍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優化組合,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
(二)加快教材建設步伐。為保證培訓質量,規范培訓內容,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軍隊轉業干部需求,國家統一組織編寫,隨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核心教材。教材編寫既要堅持專業培訓的共性要求,更要突出軍隊轉業干部的特點,體現針對性、實用性,堅持動態更新,逐步建立軍隊轉業干部培訓教材的保障機制。
(三)充分利用好各類教育培訓基地。充分利用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以及高等院校、軍隊院校、行業教育培訓機構等教育培訓資源,建設廣覆蓋、多層次、優勢互補、布局合理的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基地體系。軍隊轉業干部培訓中心要充分發揮作用,在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指導下,積極探索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和方法。逐步建立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基地資質評估、資格準入和教育培訓質量評估制度。
(四)加大教育培訓經費投入。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經費,實行中央財政和軍隊共同保障的模式。教育培訓經費要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而逐步提高,保障教育培訓工作需要。自2008年代起,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干部經費標準確定為每人3300元(300元用于適應性培訓,3000元用于專業培訓),其中,中央財政按每人2200元撥付,軍隊按每人1100元撥付。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干部經費標準確定為每人4800元(300元用于適應性培訓,4500元用于專業培訓),其中,中央財政按每人3200元撥付,軍隊按每人1600元撥付。培訓經費按原渠道劃撥。地方財政也要加大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經費支持力度。軍隊轉業干部離隊前教育培訓所需經費,由部隊有關部門研究解決。
(五)加強經費的管理監督。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經費由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使用。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用、截留、克扣、侵占。教育培訓經費使用要接受審計監督,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小組適時組織相關部門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違反經費管理規定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適應教育培訓發展需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教育培訓經費保障機制。
七、切實加強對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教育培訓工作。各級黨委組織部、政府人事、財政及軍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把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納入本地、本部門干部教育培訓及人才資源開發的整體規劃,統一部署,加強協調,密切配合,抓好落實。
(二)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各級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要把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推進建設中國特色退役軍官安置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履行好職責,按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的規劃指導、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
(三)認真落實相關責任。師職軍隊轉業干部的教育培訓,由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團職以下軍隊轉業干部的教育培訓,轉業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京中央企業、事業單位的,由國務院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轉業到地方的,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財政部門要加大經費保障力度。行業系統要把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本系統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認真部署落實。接收安置軍隊轉業干部的單位,要按照國家規定確保軍隊轉業干部參加教育培訓和培訓期間相關待遇落實。
(四)加強工作隊伍建設。強化工作職能,理順工作關系,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培訓者培訓”、“管理者培訓”活動,提高工作隊伍整體素質。對在教育培訓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宣傳和表彰獎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依據本意見制定軍隊轉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細則。
國家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對本意見的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國務院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小組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總政治部
總后勤部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