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措施》起草背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2018—2019年省財政安排50億元,扶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省財政再安排25億元建設新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若干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我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含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自行建設的19個)、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現代農業產業園啟動實施以來,經過各地各部門的努力,建設工作推進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123萬農民就業增收。
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過程中,由于部分地方對產業園建設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夠,出現了產業園項目建設用地難、財政資金使用管理不規范、農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等問題,導致部分產業園建設進展較慢。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要求要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大抓手,真抓實干辦成辦好;省分管領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產業園建設支持政策措施。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起草的《關于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2019年8月30日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
二、《政策措施》主要內容
《政策措施》立足于解決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重大問題,從用地保障、財政金融支持、稅費減免、流通和品牌建設、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科技與人才等7個方面提出了21條具體舉措,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
第一,明確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是省重點建設項目,享受省級重點建設項目政策,調動各級政府重視支持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和落實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
第二,明確了保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用地需求。一是要求產業園所在地級以上市按照不低于50畝/園的標準一次性安排農業產業園用地指標,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中保障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并做到應保盡保;二是采取“點狀供地”模式支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三是對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建設農業產業園農副產品加工、食品飲料制造、農產品冷鏈、物流倉儲、產地批發市場和小微企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項目的,省級將按照“三舊”改造政策標準予以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并將保障用地供應列入省委、省政府對地方黨委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考核內容。
第三,明確了財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政策。一是農業產業園內農業民營企業上市融資、股權融資等政策;二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政策;三是整合資源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全覆蓋;四是完善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方式,做好涉農財政資金的統籌使用。
第四,明確了稅費減免政策,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入園企業的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享受綠色通道政策。
第五,明確了加強流通和品牌方面建設,提出農產品數據平臺、物流體系、品牌建設與宣傳、農產品展銷推廣等政策。
第六,明確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優先升級改造通達農業產業園的農村公路;二是支持農業產業園建設農村飲水、生產用水、防洪排澇等配套設施;三是提升農業產業園信息通訊水平;四是將配電網規劃覆蓋農業產業園核心區,保障農業產業園客戶用電。
第七,明確了環境保護措施。農業產業園加工區、物流區、商貿區等配套功能區建設選址要避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自然保護地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支持產業園建設項目環評納入綠色通道,加快審批。
第八,明確了科技與人才支持力度,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和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業產業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