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多措并舉做好各類群體就業,確保全省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8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廣東省政府2月20日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粵府〔2020〕12號,簡稱2.0版“促進就業九條”)。現就2.0版“促進就業九條”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2.0版“促進就業九條”出臺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特別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穩就業工作。2019年12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國發〔2019〕28號),提出了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工作的具體要求。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對就業工作作出指示批示,謀劃推動“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就業工程。
2018年底,省政府專門出臺“促進就業九條”,提出了九大條39項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實施一年來,社保“兩不變兩降低”和降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政策為企業減負565億元,返還失業保險費、發放就業創業補貼等措施累計支出147.6億元,有效促進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進入2020年,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仍然存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我省就業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穩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在此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及時謀劃部署出臺2.0版“促進就業九條”,充分體現對就業工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有利于提振信心、形成共識、團結力量,帶動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持就業工作,為實現2020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2.0版“促進就業九條”有哪些主要特點?
2.0版“促進就業九條”涉及政策內容眾多,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又緊密結合廣東實際務實創新。全面貫徹黨中央“穩就業”部署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28號文要求,并適當加大力度,探索提出符合廣東實際、體現廣東擔當的多項舉措。二是既聚焦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注重考慮發展變化需要。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經貿摩擦帶來的沖擊,打出穩就業促就業政策組合拳,同時順應新業態、新經濟發展需要,研究支持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政策舉措,擴大崗位供給。三是既力爭政策效果最大化,又兼顧各方承受能力。看全局、算大賬,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失業保險基金政策最大效用。
三、2.0版“促進就業九條”與原“促進就業九條”如何銜接?
2.0版“促進就業九條”仍然保持原“促進就業九條”的總體框架,并通過“五個一批”,即保留一批實施效果較好的政策(如實施重點用工企業專員制度、實施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社會保險補貼),延續一批實施期限屆滿的階段性政策(如延長降低醫療、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實施期限、延長困難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以及一次性特別培訓補助政策實施期限),升級一批群眾和服務對象希望力度更大的政策(如降低普惠制援企穩崗返還裁員率要求、將初創企業經營者素質提升培訓規模由500人擴大至1000人、將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標準由2000元提高至3000元),新出一批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部署的創新政策以及應對疫情的有力措施(如開發1000個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對年度內帶動就業超過30人的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按每人1000元給予補貼、給予受疫情影響企業穩崗補貼和吸納就業補貼),替代一批實施效果一般或不適宜延續實施的政策(如失業困難職工崗位補貼、就業見習生活費補貼),實現與原政策的有效銜接。
四、在應對疫情幫助企業和勞動者方面有什么措施?
2.0版“促進就業九條”打出“加、緩、返、補、幫”政策組合拳,有效應對風險挑戰。通過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融資支持,對受影響企業發放穩崗補貼,對生產、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的企業發放吸納就業補貼,允許創業擔保貸款展期還款。加大企業用工保障幫扶力度,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允許就業創業補貼辦理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補辦。通過采取上述一系列舉措切實幫助企業和勞動者渡過難關,幫助企業努力穩定就業崗位。
五、在支持企業發展穩定就業崗位方面有什么舉措?
2.0版“促進就業九條”堅持降成本與助融資并舉,通過落實國家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相關政策,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基本醫療保險費率、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降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困難企業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等政策,允許企業緩繳“五險一金”,降低企業成本。通過用好中國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取消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反擔保要求,增加制造業中小微企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降低創業貸款門檻、給予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業最高500萬元最長3年的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加大對企業的融資支持。
六、在拓展就業空間方面有哪些措施?
2.0版“促進就業九條”堅持拓渠道與促創業協同,通過挖掘內需、加大投資、穩定外貿、培育新動能等舉措,將產業、金融、投資、外貿、消費與就業統籌考慮、統一部署,做實就業優先政策,推動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協同聯動;通過加大基層服務項目招聘力度、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提升家政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支持靈活就業與新業態就業等舉措,為勞動者提供更豐富就業選擇;通過進一步加大返鄉創業補貼支持力度、建設農村電商服務載體和扶持創業致富帶頭人等舉措,培育創業新增長點,帶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七、在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方面有哪些措施?
2.0版“促進就業九條”堅持兜底線與提素質同步,通過落實失業人員生活保障待遇、加大分級再就業服務力度、對企業吸納重點群體(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等)就業給予補貼等舉措,幫助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通過實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等舉措,鼓勵勞動者提高本領素質,適應產業發展和崗位需求。
八、在優化就業服務方面有哪些措施?
2.0版“促進就業九條”堅持強基礎與防風險并重,通過加強重點用工企業服務、加強崗位信息收集、加大購買服務力度、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等舉措,提升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和質量;通過完善就業失業登記、加強就業失業監測、建立失業事件處置及輿情引導機制、健全就業風險防范資金保障機制等舉措,強化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就業服務供給,提高形勢研判水平和風險防范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