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文件: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我省結合實際制定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0〕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家政服務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政服務是朝陽產業,也是愛心工程,大有可為。2018年視察廣東時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家政服務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一件一件辦好”。李克強總理強調,家政服務看似小,實則大,對促進就業、精準脫貧、改善民生、推動社會精細化分工具有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家政服務業發展,李希書記、馬興瑞省長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抓緊研究相關措施提升我省家政服務質量。
二是發展家政服務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全面兩孩政策推進實施,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居家養老、康復護理、育嬰育幼、烹飪保潔等個性化多樣化家政服務需求持續呈剛性增長。
三是家政服務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很突出。長期以來家政服務領域積累的矛盾較多,突出表現在有效供給不足、行業發展不規范、群眾滿意度不高等方面,很多大中城市一定程度都存在著家政服務“找不到”“小散弱”“糾紛多”等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十分必要。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考慮
一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實施意見》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導向,按照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要求,根據省委省政府“1+1+9”決策部署,明確了我省家政服務業全面提質擴容的發展定位、工作目標和政策舉措,既完成規定動作,又體現廣東特色,一項一項把國家和省關于家政服務的要求落實落細落具體。
二是研究制定支持行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政策措施。根據國辦發〔2019〕30號文要求,結合“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方案,我們將支持家政服務業發展政策范圍從促進就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障等領域,拓展到產教融合、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完善公共服務環境、推進家政進社區、家政服務標準化等全流程全領域全方位。比如,針對家政從業高素質人員缺乏問題,《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在全省至少2所本科高校和30所職業院校、60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每年招生規模不低于2萬人;針對我省家政服務業龍頭企業缺乏,教學與服務脫節的問題,《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推動全省3家以上有實力的家政企業、5所以上有關院校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或校企聯盟;為解決居民就近享有家政服務的問題,《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個家政示范社區。
三是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和特色。充分利用毗鄰港澳的區域比較優勢,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粵港澳家政服務業融合發展,通過引進港澳及國際先進理念、師資培訓和管理模式,促進三地共建培訓標準、互認從業資格。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具有廣東特色、國際水準的家政服務經驗、服務標準和服務模式。
四是突出信息支撐優化服務。充分利用我省電子政務服務數字化的發展優勢,推動“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建設,建立完善全省家政服務企業、從業人員和雇主信用記錄注冊、跟蹤評價和管理制度。推行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服務和持證上崗制度,提高服務的精準度、標準化和可溯性,加強監管、確保服務安全。
五是堅持需求導向強化培訓。針對市場需求,將育嬰員、保育員、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含母嬰護理員、醫療護理員)等列入緊缺工種。并以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等領域為重點,推動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培訓標準及大綱的編制和職業培訓教材、職業培訓包的開發。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從十個方面提出了40條具體措施,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1234”,即“一個目標”“兩個著力”“三個行動”“四個聚焦”。
(一)一個目標: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實施意見》旨在通過各種支持政策,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勞動力從事家政工作,擴大家政服務的有效供給,解決當前家政服務“買不到、買不起、買不好”的問題。同時,通過完善培訓體系、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素質、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健全信用體系和標準體系等措施,提高家政服務業的供給質量,讓人民群眾買起來滿意,用起來放心。
(二)兩個著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和推動家政進社區
一是著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當前,一些家政企業已經完成了從“小作坊”式的中介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員工制企業轉型,逐步扭轉了“小、散、弱”的行業格局。《實施意見》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明確提出著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通過對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所招用的家政從業人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推行家政服務行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協商休息或補償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按規定返還失業保險費、對符合條件的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鼓勵支持利用現有設施改造為員工制家政從業人員集體宿舍等5項舉措,推動家政服務業轉型升級。
二是著力推動家政進社區。社區既是發展家政、養老、托幼等服務業的基本依托,也是長期以來有效供給的短板。人民群眾期盼一個電話、一個APP就能讓服務快速便捷上門,就能夠享受到“一碗湯”距離的高品質服務。《實施意見》從支持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其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制,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和落實社區家庭服務稅費減免政策等方面,推動家政進社區,促進居民就近享有家政服務。
(三)三大行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領跑者”行動和信用建設專項行動
一是家政培訓提升行動。通過支持引進先進課程,開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完善培訓體系,吸引更多勞動者從事家政服務行業,到2021年,全省開展各類家政服務培訓40萬人次以上,到2022年,全省實現家政服務培訓能力全覆蓋。
二是“領跑者”行動。培育家政以專業設備、專業工具、智能產品研發制造為支撐的家政服務產業集群,并予以相應資金支持。培育家政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到2021年,全省建設扶持100家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帶動家政服務業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是家政服務領域信用建設專項行動。到2021年,推動全省家政企業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上建立家政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記錄注冊、跟蹤評價和管理制度。推動家政企業按“誠信粵商”平臺的程序自主立信,并與“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互聯互通。同時,依托該平臺對家政企業進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完善家政服務領域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和商務信用紅黑名單管理制度。
(四)四個聚焦:聚焦培訓、成本、保障和監管
一是聚焦培訓。《實施意見》提出,到2021年,全省至少2所本科高校和30所職業院校、60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推動3家以上有實力的家政企業、5所以上有關院校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或校企聯盟,建設至少50家省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到2022年,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培育至少1家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通過這些措施,完善家政培訓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源頭上提高服務質量。
二是聚焦成本。《實施意見》提出,通過提高家政服務業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比例、擴大員工制家政企業免征增值稅的適用范圍、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結余等支持家政培訓的力度、推廣“信易貸”、拓展發行專項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
三是聚焦保障。《實施意見》通過完善社保補貼,支持發展家政商業保險,推動改善從業人員居住條件,規范和完善從業人員體檢服務,暢通職業發展路徑等硬招實招,保障家政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讓更多勞動者愿意來,留得下,穩得住。
四是聚焦監管。《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推廣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建立家政服務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建立家政服務糾紛常態化多元化調解機制等方式,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同時,建立由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的省級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聯席會議機制,統籌研究解決家政服務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