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據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編制形成《廣東省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現將《規劃》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及過程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保障工作,從“十二五”時期開始編制國家和省的基本公共服務專項規劃。《規劃》是省政府確定的“十四五”時期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我省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規劃》編制起草工作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一是開展前期研究。2019年開展規劃前期研究工作,全面總結我省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基礎,重點分析我省“十四五”時期公共服務面臨的挑戰、重點任務等,為《規劃》編制打下基礎。二是認真調研起草。2020年7月,全面啟動編制工作,通過資料收集、實地調研、比較分析等,形成了《規劃》框架初稿。三是廣泛征求意見。召開多場專題座談會,聽取省有關部門、部分地市政府以及有關領域專家意見。兩次征求了21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及37個省和中央駐粵單位意見,并書面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進行銜接。四是落實審議意見。8月5日,《規劃》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根據會議審議意見,作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終印發稿,增強《規劃》的引領性、系統性和操作性。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規劃》對標對表中央關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具體化特色化,分為發展環境、總體要求、制度框架、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五大部分。《規劃》共設置了20個專欄,明確“十四五”時期公共服務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等。為推動工作落實,正文后附“十四五”公共服務體系結構圖、主要目標和任務分工表。
《規劃》主要內容是:
(一)發展環境。總結回顧我省公共服務“十三五”發展成就,全面分析“十四五”發展環境。
(二)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1+1+9”的工作部署,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深化公共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公共服務需求側管理,推動我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基本原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協調,均衡發展;系統推動,改革創新;政府主導,多元聯動。
總體目標:到2025年,統籌城鄉區域的公共服務制度更加健全,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保障機制更加成熟,人民群眾能夠享有更加豐富、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到2035年,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在社會民生領域建成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三)制度框架。《規劃》首次將公共服務劃分為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非基本公共服務又包括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和生活性服務業,明確了三者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規劃》率先提出推動“公共資源隨人走”,突出以常住人口為基礎配置公共服務資源。構建區域城鄉公共服務協調發展新格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服務融通共享,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公共服務補短板工程,實施鄉村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四)主要任務。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領域,建立健全八大服務體系。
一是構建普惠多元的“一老一小”照護服務體系。提升優孕優生水平,加快普惠托育發展 ,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提升養老服務能力,擴大為老服務供給。到2025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不少于5.5個。
二是健全優質均衡的現代教育服務體系。推進基礎教育公平優質發展,推動職業教育提內涵強服務 ,推動高等教育分類發展, 加快終身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投入教育。到2025年,新增幼兒園公辦學位約30萬個,義務教育公辦學位約370萬個,普通高中公辦學位約30萬個。
三是構筑更充分更精準的就業服務體系。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完善促進就業的社會保險制度 ,加快現代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構建就業導向收入增長機制。“十四五”期間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700萬人次左右,實現新增城鎮就業55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
四是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健康服務業快速發展。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每千人床位數達到6張。
五是建設多層次廣覆蓋的住房保障服務體系。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住房宜居水平。“十四五”期間新增籌集建設公租房(含租賃補貼)16萬套。
六是筑牢更有溫度的兜底保障服務體系。提升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水平,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強化殘疾人保障和發展。到2025年,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覆蓋率達100%,殘疾人康復服務率達到85%以上。
七是健全高效優質的優軍服務體系。加大退役軍人安置力度,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高優待撫恤服務水平。到2025年,全省優撫醫院床位數達到5000張,全省建立30個以上省級、市級退役軍人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八是完善高品質多樣化的文體旅服務體系。豐富公共文化供給,開展全民健身行動,改善國民休閑品質,推動多元業態發展。到2025年,每萬人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1306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
三、《規劃》的落實保障
主要是強化要素資源和規劃實施保障。
(一)要素資源保障。建立健全“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加大人力資本、財政、土地投入,加強新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要素資源供給。加強教育、醫療衛生、中醫藥、文化、體育、托育養老、殘疾人、社區工作等八支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拓展數字化公共服務,提升在線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數據資源開發應用。
(二)規劃實施保障。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突出政府主導,強化規劃意識,細化規劃任務,明確實施責任。優化發展環境,強化社會信用體系支撐,加強公共服務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夯實項目支撐,以規劃引導重大項目建設,以重大項目實施促進規劃落實。加強監管評估,組織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