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文件: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正式印發實施。現就《意見》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在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方面,提出要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推進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又將“穩定水產養殖面積,提升漁業發展質量”作為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的重要內容。我省作為水產品產銷第一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貫徹落實意見的制定工作,在《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粵發〔2021〕9號)中提出要推動水產業轉型升級。同時,省政府將出臺推進漁業高質量的若干意見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為加快推進我省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有關單位起草了《意見》。
二、《意見》的主要考慮是什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樹立大食物觀,堅持宜漁則漁、穩產保供、創新增效、綠色生態,結合廣東漁業發展特點,將短板補齊,將長板做長,堅持系統思維,將漁業發展放在廣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環境中,不斷增強廣東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漁民富裕的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推動我省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三、《意見》提出了哪些基本原則?
《意見》明確了四項基本原則。一是穩產保供,安全可控。堅持底線思維,穩定水產養殖面積,立足以養為主確保供給,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二是綠色發展,創新驅動。加強漁業資源保護,推動水產養殖向環境可持續轉型,構建生態和諧發展空間。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要素高效轉化。三是產業為本,標準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發展產業集群,增強規模化優勢。構建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引導市場主體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經營、精細化管理。四是治理有效,提質增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市場消費需求,擴大優質水產品供給,增加漁民收入。
四、《意見》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標?
《意見》提出,到2025 年,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4500 億元以上,水產品總產量保持在900 萬噸以上,水產品加工率達到30%以上,水產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80%以上,新增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10 個,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例達到65%以上,水產品產地質量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重點養殖區域全部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培育5 個以上區域公用品牌,建設3 個跨區域產業集群,建成示范性國家級漁港經濟區,打造輻射國內外的粵港澳大灣區水產品集散中心。
五、《意見》有哪些重點任務?
《意見》從夯實基礎、構建體系、促進發展、強化保障四大方面對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
一是夯實現代漁業產業基礎。提出了保障水產養殖發展空間、實施水產種業振興工程、提升漁業技術裝備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等三項具體任務。
二是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提出了支持深遠海養殖漁場和海洋牧場建設、建設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打造漁港經濟區、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抓好品牌和市場等五項具體任務。
三是促進漁業綠色發展。提出了推動養殖池塘升級改造、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全面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構建漁業生產生活生態良好空間等四項具體任務。
四是強化政策支持保障。提出了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漁業用海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財稅和金融支持、加強執法和考核等四項具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