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粵府辦〔2024〕3號,下稱《若干措施》),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5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國辦發〔2023〕42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我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我省制定了《若干措施》,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地,消除內外貿銜接制度障礙,營造內外貿一體化良好發展環境。
二、總體考慮
《若干措施》一體貫徹國辦發〔2021〕59號、國辦發〔2023〕42號文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細化了具體政策措施。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規則制度引領,加快調整完善相關規則、管理、標準,打通阻礙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制度堵點。二是主體培育發力,加快內外貿一體化市場主體、重大平臺培育,加強內外貿一體化渠道建設,助力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順暢切換。三是服務保障到位,在內外貿企業關切的財政金融、通關物流、知識產權、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營造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從規則機制對接、渠道建設、平臺建設、主體培育、服務保障、發展環境等六個方面提出14條措施。
(一)促進內外貿規則機制對接。促進內外貿標準認證銜接,推廣國際國外先進標準,支持企業和各類機構主導或參與各級標準制定,推進內外貿檢驗檢測認證一體化。促進內外貿監管銜接,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完善公平競爭機制,推進內外資公平競爭。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鼓勵企業對其產品滿足“同線同標同質”要求作出自我聲明或委托第三方機構認證,支持專業機構提供“同線同標同質”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
(二)暢通內外貿雙向流通渠道。落實“粵貿全國”計劃,常態化舉辦促消費活動,支持外貿產品拓展國內市場。實施“粵貿全球”專項計劃,支持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消博會等重點展會,引導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三)打造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建設高能級內外貿一體化融合平臺,打造內外貿一體化商圈、步行街,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廣東自貿試驗區、經開區、高新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進口示范區、境外合作園區等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四)培育內外貿一體化主體。培育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做好我省國家現代流通領軍企業、骨干企業以及“領跑者企業”跟蹤服務,加強內外貿一體化試點企業培育。加快內外貿品牌建設,鼓勵企業培育自主品牌、收購知名品牌,培育“廣東新品牌新好貨”“國貨潮品”,推動我省“老字號”走出國門創新發展。
(五)健全內外貿一體化服務保障。加強金融財政保障,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支持,穩步推進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推廣工作,在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前提下,統籌支持資金。發揮信用保險支持作用,加強出口信用保險和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協同運用,優化信用保險承保條件,鼓勵保險機構開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業務。推動物流服務便利化,引導國際國內班輪公司加大運力投入,推廣海關便利化措施,大力發展“鐵水聯運”,促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六)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內外貿企業商標權、專利權保護力度,加強重點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與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服務。深化“信用廣東”建設,推動內外貿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內外貿一體化人才支撐,深化產學研融合,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相關專業建設,加強內外貿一體化人才培養和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