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中試平臺體系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中試是產品大規模量產前的中間試驗,是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的重要環節,是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有研究表明,經過中試驗證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沒經過中試的只有30%能轉化。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化布局,推進共性技術平臺、中試驗證平臺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印發《強化制造業中試能力支撐行動方案》《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強化制造業中試能力支撐,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我省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項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領導多次強調要圍繞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加大中試平臺建設力度。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布局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起草《實施意見》,并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
二、主要考慮
《實施意見》充分貫徹落實國家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編制的主要的思路和考慮如下。一是創新引領、互促雙強。以創新驅動引領中試發展,推動中試技術高端化、能力現代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二是聚焦產業、需求牽引。圍繞我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的中試服務需求,聚焦有前景、有優勢、有潛力、有特色的細分領域,謀劃布局全省中試平臺體系。三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支持企業、研究機構等各類主體按照市場化方式建設運營中試平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組織協調和資源保障。四是分步實施、動態管理。近期優先認定和集中資源建設一批亟需“鍛長板、補短板、惠中小”的省中試平臺,后續逐步建立覆蓋全省重點產業領域的中試平臺體系,強化考核評估和動態管理。
三、總體目標
《實施意見》分2025年、2027年兩個階段提出工作目標。提出到2025年,建成30-50家功能定位清晰、服務實力強勁、運營管理高效、戰略意義顯著的省中試平臺,其中5-8家達到國內行業標桿水平,2-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生態主導力,全省現代化中試平臺體系初步成形。到2027年,初步實現中試服務能力對全省主要產業領域全覆蓋,現代化中試平臺體系基本建成,中試公共服務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高效服務和政策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中試產業生態更加健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力支撐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提出打造多層次、體系化中試服務網絡,加強中試產業支撐能力建設,健全中試建設運營機制,保障措施等四方面共19項舉措。
一是打造多層次、體系化中試服務網絡。提出建好用好現有各類創新平臺中試資源、支持企業牽頭建設中試平臺、引導研究機構強化中試服務功能、培育建設第三方中試公共服務機構、培育優化中試服務和產業發展生態、搭建省中試資源網絡管理服務平臺等6項舉措,加快構建全省現代化中試平臺體系。
二是加強中試產業支撐能力建設。提出提升現有中試平臺技術能力、強化重點行業中試供給、加大中試專業人才引培力度、孵化賦能科技企業群體等4項舉措,系統性強化中試平臺產業支撐和供給能力。
三是健全中試建設運營機制。提出推進中試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加強中試標準化建設、積極融入港澳及全球創新網絡、創新運營管理機制模式等4項舉措,加強全省中試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
四是保障措施。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要素保障、加強規范管理、加強經驗總結等5項舉措,為我省建設現代化產業中試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