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6日宣布:我國將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到2020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特需醫療服務和其他市場競爭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日前發出《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意見》明確,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分類管理,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落實市場調節價政策。
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樹杰說,繼藥品價格改革之后,全面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其目的是改變扭曲的醫療機構收入結構,推動醫療機構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作為綱領性文件,《意見》為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推進奠定了框架基礎。
《意見》強調,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同步強化價格與醫療、醫保、醫藥等相關政策銜接聯動,逐步建立分類管理、動態調整、多方參與的價格形成機制,確保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意見》要求,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統籌考慮取消藥品加成及當地政府補償政策,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重點提高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在此基礎上,通過規范診療行為,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根據《意見》,國家負責制定全國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統一項目名稱和服務內容。各地據此確定醫療服務收費的具體項目。逐步減少按項目收費數量,擴大按病種、按服務單元收費范圍。各地要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監管和醫藥費用控制,合理確定本地區醫藥費用總量,明確控費指標,確保區域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價格監督機制。
關注
改革后患者負擔會增加嗎?
確保患者負擔總體不增加,是改革重要原則之一
浙江省紹興市中心醫院是一家縣級公立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醫院,這家醫院于2011年開始采取藥品零差率,藥品以進價銷售給患者,并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整。
糖尿病住院患者孫小芳告訴記者,他已經住院8天,截至目前花了6000多元,新農合報銷后,自己要支付2000多元。
“胰島素過去一支104元,現在降到一支82元,新農合報銷后,自付只要16.4元。”這位73歲的老人說,“過去報銷比例只有30%,有病也不敢住院。現在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到82%,住院也負擔得起了。”
根據《意見》,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要求,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同步強化價格與醫藥、醫保、醫療等相關政策銜接聯動。改革要確保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確保患者負擔總體不增加,這是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杭州市公立醫院改革中,將門診診查費從1.2元升至10元,但患者只需要支付1元,其余9元由醫保支付。患者的費用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
浙江省物價局副局長韓亞明告訴記者,浙江省在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過程中,以藥品零差率為突破口,除中藥飲片外所有藥品按照實際進價銷售。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和政府財政投入等途徑進行補償,患者負擔總體上不能因此增加。“讓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充分體現。”他說。
權威解讀
降低大型醫用設備 檢查治療檢驗價格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問:如何積極穩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答: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涉及面廣、影響大、情況復雜,因此在改革中必須強化價格與醫藥、醫保、醫療等政策的銜接聯動,以確保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總體負擔不增加。
一是協同推進改革,形成政策合力。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與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薪酬制度、藥品流通體制、醫保支付、分級診療、醫療行為監管等改革銜接配套,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特別強調醫保支付、醫療控費政策必須與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政策同步出臺、同步實施。
二是明確部門分工,落實改革責任。圍繞改革要求和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了任務分工和時間進度,并落實到具體部門。
三是穩步有序實施,及時完善政策。要求加強整體謀劃,把握好時機、節奏和力度,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同時加強跟蹤評估,對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及時研究分析,提出解決的政策措施,以確保改革平穩實施,防止價格異常波動。
問:如何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
答: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是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改革充分考慮到社會和群眾承受能力,采取了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方式。
一是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對于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彌補一部分,并采取有升有降的結構性調整。
二是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最終實現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基本理順的目標。重點是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價格,提高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不斷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問: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部分醫療服務價格如何有效監管?
答:按照改革要求,醫療服務價格將實行分類管理,對部分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總體上看,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一是放開價格的主要是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的醫療服務。這部分項目的數量比較少,非公立醫療機構也在提供,患者選擇面廣,市場競爭強。
二是明確要求醫療機構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合理制定和調整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醫療服務價格,并保持相對穩定。同時,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價格監督機制,發揮12358價格監管平臺作用,嚴厲查處各種亂收費行為。
三是對于這部分服務項目,已要求醫保經辦機構綜合考慮醫療服務成本以及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醫保支付標準,引導價格合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