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是近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性文件。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全民終身學習機會進一步擴大,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
《規劃》從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優化結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戰略任務。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提出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社會責任感和法治意識,培養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育人方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完善教師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投入機制,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完善教育質量標準、評價體系和質量監測制度,構筑質量保障體系。
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規劃提出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加大職業教育脫貧力度,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機會。以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為重點,補齊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短板,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現象,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繼續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在優化教育結構方面,規劃提出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結構,統籌規劃學校布局,推進區域、城鄉教育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分類發展,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創新建設機制,鼓勵公平競爭,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