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記協深化改革方案》。《方案》強調,中國記協是黨和政府聯系新聞界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發展黨的新聞事業的重要力量。
《方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中國記協的改革措施。
第一,改進中國記協領導機構人員構成和運行機制,增強代表性廣泛性。調整中國記協全國理事會、常務理事會、主席團人員結構,提高一線崗位和新興媒體代表比例。擴大全國理事會理事參與中國記協議事決策渠道,建立全國理事會理事發言制度,拓寬理事意見表達渠道。
第二,建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培訓長效制度,團結引領新聞工作者始終忠誠于黨的新聞事業。拓展教育培訓深度廣度,加大對不具備培訓條件的行業類媒體和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培訓支持力度;豐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培訓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重要內容;創新平臺和形式,將教育培訓延伸到高等新聞院校。打造“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活動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得者演講活動兩個品牌。深化拓展新聞界“走轉改”活動,參加對象由中央新聞單位擴展到行業類媒體;組織編輯記者深入革命老區、基層一線調研采訪。
第三,強化行業自律職能,促進新聞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新聞道德委員會工作制度化建設,推動新聞評議議題具體化,加大對虛假新聞、網絡新聞突出問題的評議力度。推進媒體社會責任報告制度,規范媒體社會責任報告的主要內容、發布方式和評價辦法,倡導媒體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逐步擴大媒體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實施范圍,推動新聞單位舉辦的新興媒體定期報告履行社會責任情況。
第四,下移工作重心,為一線新聞工作者提供有效服務。改革中國新聞獎和長江韜奮獎評選工作機制,確保導向正確,擴大申報渠道,提高評審開放度;規范評獎標準、評獎方式,探索將新興媒體作品納入評獎范圍。
第五,建立聯系新興媒體工作機構和運行機制,擴大服務有效覆蓋面。修改《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章程》和《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新增中國記協聯系引領新興媒體職能內容,確立中國記協聯系引領新興媒體工作機構。將新興媒體從業人員納入中國記協聯系服務范圍。
第六,改進境外新聞交流工作機制。搭建海外華文媒體與國內新聞媒體、新聞院校的交流平臺,加大對地方記協開展與港澳臺僑新聞社團和媒體交流的指導支持力度,深化與港澳臺新聞界交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