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簡稱“外資十條”修訂版)。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出席新聞發布會并發布“外資十條”修訂版。
新政策聚焦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新問題,圍繞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急需短缺”,提出10大方面多項針對性舉措。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國土廳、省知識產權局等政策制定部門相關負責人對政策進行權威解讀。
新政策重點圍繞基層和外商在市場準入、財稅、用地等方面的核心關切,提出允許在9大領域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對外資企業境內利潤在粵再投資項目給予獎勵、對重大外資項目全額獎勵用地指標、優粵卡持卡人可享11項便利服務等針對性更強、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務實管用的新舉措。
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領域
取消中資銀行等外資股比限制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外資十條”修訂版最大亮點之一,是允許在9大領域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包括專用車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船舶設計、制造和修理,干線、支線和通用飛機設計、制造與維修,3噸級及以上直升機設計與制造,無人機、浮空器設計與制造,加油站建設和經營,國際海上運輸,鐵路旅客運輸等。“這些領域原來僅限于合資、合作,且設有股比限制,現在全部取消了。”
金融領域準入也進一步放寬。我省將取消在廣東設立的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國銀行在廣東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支持外資在廣東設立合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不超過51%。
加大利用外資財政獎勵力度
減輕外企用利潤再投資的成本
“外資十條”修訂版中,新增了“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在廣東再投資項目,由省市按投資環節產生的地方財政貢獻給予獎勵”這項規定。
省財政廳解釋,目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在廣東再投資項目除直接投資鼓勵類項目外,需繳納10%的預提所得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商利潤再投資的積極性。上述新增條款鼓勵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再投資,凡投資環節對地方財政產生貢獻的一律給予獎勵,主要目的是減輕外資企業采用境內取得利潤再投資的成本。
廣東大力鼓勵外商投資實體經濟。2017—2022年,對在廣東設立的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和超過1000萬美元的外資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省財政按其當年實際外資金額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
此外,省財政廳還表示,“外資十條”修訂版的財政獎勵政策主要體現了三個“突出”:
——突出新增。比如對形成實際外資的新設大項目、增資大項目、跨國公司總部和利潤再投資項目給予普惠性獎勵,對我省財政貢獻較大的跨國公司總部給予疊加性獎勵,鼓勵外商投資企業的優質大項目和總部優先落戶廣東,以及境外投資者用利潤在我省的再投資。
——突出升級。對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龍頭企業的大型制造業項目以及IAB(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制造業大項目等我省迫切需要的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突出聯動。省市聯動,在省財政對外資項目和總部經濟支持的基礎上,鼓勵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另行安排獎勵以及針對重點項目進行“一項目一議”。
加強用地保障
投資超20億外資項目全額獎勵用地指標
省商務廳表示,土地屬于稀缺資源,無法惠及所有企業,只能向重點項目傾斜;珠三角地區土地開發強度大,每年自主調配的用地指標與用地實際需求間存在較大缺口;國家規定土地出讓價格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部分地區已接近或超過最低出讓價格。這些都制約了原版政策發揮作用。
省國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些問題,“外資十條”修訂版提出解決措施,對重點外商投資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并由省統籌安排重大外資項目用地指標。
省在分解下達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時,將統籌考慮實際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制造業外商投資項目和重點外資總部自建辦公物業的用地需求,對相關地市給予傾斜支持;各地市在省下達用地計劃指標后,根據實際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制造業外商投資項目和重點外資總部自建辦公物業的用地需求,配套安排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其用地需求。
對符合條件的重大外資項目,省按照相應標準給予用地指標獎勵。其中,符合條件的項目包括:位于廣州、深圳市的,投資規模不低于12億元、投資強度不低于400萬元/畝;位于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市的,投資規模不低于10億元、投資強度不低于380萬元/畝;位于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云浮市的,投資規模不低于8億元、投資強度不低于250萬元/畝;位于省產業園范圍內的,投資規模不低于6億元、投資強度不低于200萬元/畝的項目。
獎勵標準為:以上項目用地規模300畝及以下部分用地指標由省按80%的比例給予獎勵,用地規模300畝以上部分由省按60%的比例給予獎勵;對位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范圍內的獎勵標準相應上浮10%;對投資20億元以上、符合投資強度要求并完成供地手續的重大外資項目,省全額獎勵用地指標。
支持研發創新
單個外資研發機構最高獎1000萬
我省對符合條件的外資研發機構給予財政資助。其中,外資研發機構被認定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的,省財政對上年度非財政經費支持的研發經費支出額度擇優給予不超過20%的補助,單個機構補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外資研發機構被認定為博士后工作站、兩院院士工作站的,最高資助100萬元。對外資研發機構通過評審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省財政最高資助200萬元,資助資金用途限于外資研發機構購置儀器設備和軟件。
此外,我省將在國家授權調整藥品目錄的過程中,對外資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獲準上市的、在廣東生產結算的國家大品種一類新藥,在規定權限內為其建立綠色通道,優先納入我省醫保藥品目錄,并與藥品價格談判和集中采購工作相銜接,支持創新性藥品產業化。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外商投資納入省產業基金支持范圍
“外資十條”修訂版提出,利用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以股權投資等方式重點支持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廣東投資,以及我省重大跨國并購項目返程投資。
具體而言,要將外商投資列入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支持范圍,參照省財政經營性資金股權投資的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項目予以扶持。在約定投資期滿后,通過大股東回購、上市、股權轉讓等市場化方式退出。
同時,我省還支持跨國公司資金集中運營。跨國公司可以選擇在廣東自貿區內注冊成立的成員企業作為主辦企業組建跨境資金池,其中,需滿足境內成員企業上年度營收合計不低于5億元,境外成員企業上年度營收合計不低于1億元,資金池實行雙向上限管理,上限為池內應計所有者權益。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優粵卡持卡人可享11項便利服務
原版“外資十條”中,人才優粵卡是許多外資企業關注的焦點。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省人才優粵卡實施辦法(試行)》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擬于10月以省政府文件印發實施。
人才優粵卡將外商投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7類人才納為服務對象,將以銀聯聯名卡形式發放。我省將依托“廣東省人才網”搭建優粵卡管理系統,實行網上申領,為持卡人提供線上服務。
人才優粵卡分為A卡、B卡,其中A卡主要針對高尖端人才,不受國籍、戶籍和身份限制;B卡主要針對外籍高層次人才,特別是外籍青年拔尖人才。
A、B卡持卡人均享有戶籍辦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學、社會保險、醫療服務、停居留和出入境、工商登記、金融服務、交通服務、就業服務等11項服務內容。考慮到A卡申領條件較高,為體現含金量,另外明確持卡人可在醫療便利、交通便利、特設崗位聘用等享受特別優惠服務。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外商在粵發明成果可參與獎項評審
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組建中國(廣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廣東還建立了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制度,從提供高效的知識產權政策咨詢與維權指導、暢通知識產權維權渠道和強化專利行政保護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其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專利申請量或擁有量達30件及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可申請成為地市級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企業;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專利申請量或擁有量達100件及以上的企業,可申請成為省級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企業。
此外,我省還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申請和實施專利。外商投資企業在廣東實施的發明、發現和其他科技成果,可參與我省各級各類獎項的評審。
下一步,廣東將修訂《廣東省專利條例》,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增設懲罰性賠償規定。
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
外企開辦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
“外資十條”修訂版明確,將外商投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同時,將現有投資審批事項及其審批時限壓縮四分之一;將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業務承諾辦理時限較法定辦理時限壓縮二分之一;將業務承諾辦理時限較法定辦理時限壓縮三分之一;將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
廣東計劃將商事登記“銀證通”服務拓展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行境外投資者商事登記就地受理及遠程辦理。
我省還將集中下放一批省級審批管理權限。其中,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內投資總額10億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委托各地級以上市政府審批和管理;醫療機構、旅行社、加油站等領域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等18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依法委托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相關部門實施,條件成熟后逐步委托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實施。
優化重點園區吸收外資環境
新項目投產頭5年給予普惠性獎勵
對在省級產業轉移園區(產業轉移集聚地)新設的外商投資項目,自投產當年起的第1—3年、第4—5年分別按照企業各年對園區所在地財政貢獻量的40%、20%給予普惠性獎勵。
部分企業還能享受疊加性獎補。如大型骨干企業、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包括全資子公司及其控股的企業)在省級產業轉移園區(產業轉移集聚地)投資(控股)制造業企業,按固定資產投資金額不超過30%的比例按年度給予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對設立外資研發機構的、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或納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以及其他規定情形的,另行給予資金獎勵。
此外,為進一步打造吸收外資重大平臺,省進一步簡化省級經濟開發區擴區、區位調整審批流程。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可按《廣東省省級經濟開發區設立、擴區和區位調整管理辦法》條件和要求審批后,即可批準經濟開發區擴區和區位調整。
完善利用外資保障機制
實施省長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制度
為更好地服務外資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我省正完善省長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定期協調解決制約我省利用外資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在廣東投資的重大關鍵性問題。同時,建立省利用外資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實施重大外資項目“一項目一議”。
此外,廣東還整合招商引資資源,整合優化全省駐海外經貿辦事機構,加快構建我省輻射全球的國際化投資促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