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了《廣東省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實施方案》(下簡稱《方案》)。《方案》介紹,廣東將通過3-5年努力,實現質量認證行業日益規范,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不斷壯大,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經濟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各類企業組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主要產品、工程、服務尤其是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的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質量管理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方案》列出目標稱,到2022年,全省獲得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超過12萬家,獲得管理體系認證證書18萬張。其中,獲得新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單位超過10萬家,獲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節能低碳產品認證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超過4萬家,獲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超過3萬家,獲得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超過5000家,獲得測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超過370家。獲得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超過4000個。獲得“廣東優質”認證的產品和服務達100個(項)。
《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創新質量管理工具,積極采用國際先進質量管理標準;要實施質量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省屬國有企業質量管理“領跑者”行動計劃;要優化政府質量治理方式,推行適應本行業發展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強化質量認證支撐保障作用方面,要推動質量認證升級擴面,加快推進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換版升級;要強化對創新創造的服務保障,推廣應用“中國機器人認證(CR)”等先進認證,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強化對現代制造的技術支撐,大力推廣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助力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要強化對現代服務的規范引領,積極引入國際高端的旅游質量認證管理,在各類電商平臺中推廣實施電子商務服務認證等第三方認證模式;要強化對鄉村振興的示范帶動,支持引導農業種養殖企業廣泛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有機產品認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要強化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引導推動,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制造體。
在大力推動質量認證制度改革創新方面,要深化檢驗檢測認證工作機制改革,深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圍繞服務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探索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權限調整下放工作;要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灣區項目規劃、建設、運營、管理過程中積極推行國內外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加強灣區內認證、檢測、技術等資源交流、共享和檢測認證結果的互認,探索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品牌認證;要打造“廣東優質”等高端認證品牌,鼓勵國內外符合條件的認證機構開展“廣東優質”認證,推動認證結果互認。
在加強認證活動監管方面,要健全質量認證監管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監管信息的可追溯性;要加大質量認證監管工作力度;要嚴格落實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及從業人員責任,健全懲戒和約束失信行為機制。
在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方面,要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打破部門壟斷和行業壁壘,支持社會力量開展檢驗檢測認證業務;要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發展,提升在線檢測和移動檢測能力;要提升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能,鼓勵組建檢驗檢測認證聯盟。
在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方面,要支持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拓展國際業務,加強國際合作認證人才培養;要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有序開放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導入國外先進認證標準、技術和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