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落實的通知》(下稱《通知》)。針對當前我省醫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的突出共性問題,《通知》梳理細化了13項具體任務,并對每項任務作出階段性安排。省衛健委對此進行了權威解讀。
根據《通知》,2019年底前,三級公立醫院和不少于50%的二級公立醫院全面推廣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用”。廣東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將于2019年完工,升級建設的47家中心衛生院和191家縣級公立醫院建設項目建成后,共將預計新增床位4.9萬余張。
“強基層”建設預計新增床位4.9萬余張
2016-2019年,廣東先后投入612億元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按照計劃,基層服務能力建設項目2019年要完工。
截至2018年底,升級建設的47家中心衛生院基本完成主體基建工程,其中2家已開業,全部建成后預計新增床位1萬張。191家縣級公立醫院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建成后預計新增床位3.9萬余張。
《通知》強調,47家中心衛生院要盡快形成服務能力。191家縣級公立醫院升級項目中,28家進入設備配置階段的要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設備配置任務;163家基建工程任務尚未完成的項目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工程進度,力爭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基建工程,其中15家裝修類項目要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
各縣(市、區)政府要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一類財政保障責任。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經費由政府足額保障,其人員經費(包括離退休人員經費)根據當地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標準安排預算。
今年6月底前,各縣(市、區)要制訂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的實施細則。省衛生健康委要組織實施連續工作10年的基層緊缺專業人才副高級職稱的認定工作。
制定家庭醫生簽約費用的收入分配方案
從2017年下半年起,廣東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共組建586個醫聯體,其中城市醫療集團70個,縣域醫共體206個。
《通知》要求,9月底前,各地醫保部門要結合當地醫聯體建設實際情況出臺醫保付費細則,明確對緊密型醫聯體實行“總額預付、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
2019年6月底前,醫療集團和醫療共同體要制訂內部的人財物管理辦法。緊密型醫聯體內醫務人員由牽頭醫院統籌使用,人員流動不受編制性質限制。
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6月底前,各地要制定簽約服務費的收入分配與履約考核方案,按政策收取的簽約服務費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單列管理。各地要出臺包含10類重點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個性化服務包,滿足群眾多樣化簽約需求。
日間手術和“門特”納入按病種收付費
2017年12月起,我省在各地全面推行按病種分值付費。目前各市病種數均超過1000種,平均達到4000余種。《通知》要求,2019年9月底前,省醫保局要會同省衛生健康委研究制訂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指南,指導各地科學合理制訂付費標準和調整機構系數。
各地要將日間手術和符合條件的門診特定病種納入按病種收付費范圍,達到同效的中醫治療病例給予西醫同病種分值標準,將符合規定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納入門診統籌支付范圍。
為引導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在基層診治,2018年12月,省醫保局、省衛生健康委制定了500種基本醫保按病種分值付費基層病種參考目錄,基層和醫院適用同一支付標準。《通知》要求,各地要開展按病種分值付費基層病種制定工作,醫?;饘Σ煌燃夅t療機構收治基層病種均實行同標準付費。
部分地市將至少調整一次醫療服務價格
在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的基礎上,2018年底我省實現了公立醫院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取消耗材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全部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予以補償。
《通知》強調,在藥品集中采購改革后,藥品價格降下來的空間用于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綜合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要向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傾斜,向中醫藥傾斜,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
2019年8月底前,省醫保局對各地開展取消耗材加成后的價格補償情況進行評估,補償不到位的地市2019年至少應調整一次醫療服務價格。
2019年10月底前,省醫保局要會同省衛生健康委制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受理審核的具體辦法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工作指南,對全省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提出基本規范和要求。
6月底前建成省級預約掛號平臺
2018年12月起,我省部署以“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為主要任務的信息便民“五個一”攻堅行動。深圳市已為2000萬常住人口生成了電子健康碼?!锻ㄖ穼?019年的行動目標作進一步的細化。
2019年6月底前,在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5市全面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2019年底前,三級公立醫院和不少于50%的二級公立醫院全面推廣應用,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用”。
2019年6月底前,初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互聯對接,居民可在線查詢和使用本人的電子健康檔案、就診信息;建成省級預約掛號平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6市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平臺接入率達到90%以上。三級公立醫院和不少于60%的二級公立醫院開展智能預約掛號、導醫分診、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取藥配送、移動支付等服務。
此外,省遠程醫療平臺聯通1145個鄉鎮衛生院,為全省2277個貧困村衛生站配置遠程醫療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并提供遠程醫療服務。50%以上三甲公立醫院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