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應屆畢業生總量將超60萬人,比去年增加3萬人,加上外省入粵就業高校畢業生,今年在我省求職的高校畢業生總量將超過80萬人。2.0版“促進就業九條”堅持分類施策、精準發力,引導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加強失業人員生活保障,加大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擴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
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版“促進就業九條”提出要擴大國有企業崗位供給,明確國有企業招收大專以上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上年要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磨礪成長,繼續實施教師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開展基層醫療衛生等機構急需緊缺人才專項招聘,開發1000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同時,對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可享受3000元基層就業補貼,粵東、粵西、粵北為5000元。
將困難畢業生的求職創業補貼標準自2021屆起由每人2000元提高到3000元。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生處處長郭磊介紹,去年學校有806名家庭困難或就業困難學生共領取補貼資金160多萬元。“今年把求職創業補貼標準提高到3000元,相信對困難學生求職有更大的幫助。”
明確基層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要構建立失業人員實名制臺賬和定期聯系制度,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跟蹤服務。鼓勵用人單位優先吸納長期失業人員就業,對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的企業,按每人5000元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階段性放寬失業保險金的享受期限,今年底前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一年的人員,允許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齡。加大生活困難失業人員關懷力度,對所有不符合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且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給予5000元的臨時生活補助,保障基本生活。
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
與此同時,支持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給予兩年社保補貼。退役一年內退役軍人,對吸納其就業的用人單位(機關事業單位除外),給予1萬元補貼。加大就業扶貧支持力度,將用人單位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的補貼標準由3000元提高至5000元。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通過新模式、新業態靈活就業,在繼續落實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的基礎上,2020年底前對補貼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政策享受期限再延長一年。
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和貧困勞動力。對就業困難人員以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最長三年的階段性安置就業,給予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社保個人繳費補貼。2020年內,政策期滿仍未實現就業的可延長一年。另外,大齡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人員政策期滿后仍然難以通過其他渠道實現就業的,原則上可再安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