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在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解讀最新印發的《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并回答記者提問。
“到2025年,力爭推動廣東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帶動10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表示,各地市正在根據本地實際抓緊研究制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省、市、縣(市、區)聯動,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早在2018年3月,廣東率先出臺了《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3年來,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效,成為全國首批2個工業互聯網國家示范區之一。
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培育了200多個標桿示范項目,引進培育了440多家優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其中4家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全國第一;開展了廣州花都獅嶺箱包皮具、東莞松山湖電子信息、佛山順德小家電等一批產業集聚區數字化轉型試點,累計推動1.7萬家規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數字化轉型,帶動55萬家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此次出臺的兩份文件,既是對過往政策的延續,也是對‘十四五’期間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謀劃嶄新篇章?!蓖扛呃け硎?,對比2018年,此次政策在四個方面更加突出。一是突出集群轉型,針對每一個產業集群,明確了數字化轉型和賦能的重點方向;二是突出精準施策,針對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中小型制造企業、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區、產業鏈供應鏈分類施策;三是突出平臺賦能,特別強調要發揮跨行業、跨領域等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作用;四是突出統籌推進,依托戰略性產業集群“五個一”工作體系,通過省市區聯動形成政策合力,讓政策更接地氣,充分發揮區域優勢,走差異化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