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日,省政府印發《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2021年至2025年全省服務貿易總額不低于45000億元,保持位列全國前三,并力爭新興服務貿易、數字貿易額年均增長不低于15%,服務外包額年均增長5%以上,逐步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開放體系。
加快發展新興服務貿易
支持深交所、廣期所與港交所深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合作
《行動計劃》從加快發展新興服務貿易、促進傳統服務貿易轉型升級、強化服務貿易主體培育及平臺建設、完善服務貿易促進體系等方面提出了21條具體措施。在業內專家看來,未來服務貿易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為經濟發展持續提供動能,而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將成為未來全球貿易的發展前沿。
在加快發展新興服務貿易方面,《行動計劃》提出發展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專業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貿易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培育數字貿易載體和數字服務出口集聚區,創建國家數字貿易示范區。
其中,廣東將制定省級數字服務出口基地認定標準,認定一批省級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支持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打造數字貿易載體和數字服務出口集聚區,創建國家數字貿易示范區。此外,還將推動移動支付工具在粵港澳大灣區互通使用。
在技術貿易方面,廣東將重點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機器人等廣東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善創新、具有全球技術服務能力的市場主體。支持企業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開展技術引進,通過消化、吸收、創新,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出口競爭新優勢。
為大力提升金融服務貿易水平,《行動計劃》提出,穩步推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跨境金融監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深化金融產品與服務合作。
在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應用方面,《行動計劃》提出,支持服務貿易中有關的專利、商標、著作權、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地理標志的國際注冊或登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標志產品貿易運營平臺,加強區域地理標志產品運用,引導區域地理標志產業化、品牌化建設。
促進傳統服務貿易轉型升級,是《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其中提出,加快傳統貿易數字化改造,發展旅行服務貿易、運輸服務貿易、文化貿易、中醫藥特色服務貿易、服務外包等,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
支持服務貿易重點平臺做大做強
在廣深探索內地與港澳“一展多地”跨境會展模式
為強化服務貿易主體培育及平臺建設,《行動計劃》提出,培育壯大服務貿易市場主體,依托“兩個合作區”深化服務貿易改革,支持服務貿易重點平臺做大做強,深入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和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高水平辦好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等展會。
其中,廣東將爭取放寬各類投資者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展投資貿易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準入等限制。
廣東還將支持服務貿易重點平臺做大做強,爭取國家支持創辦中國(廣東)國際工程交易會,開拓全球性工程建設領域全鏈條產業交易市場。在廣州、深圳探索內地與港澳“一展兩地”或“一展多地”的跨境會展模式,為會展工作人員、專業參展人員和持有展會展務證明的境外游客依規辦理與港澳聯合舉辦會展期間(展期14天內)的多次入境有效簽證(簽注),允許多次往返港澳與內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