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連粵港澳大灣區、南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北通成渝雙城經濟圈,聯動多個國家重大戰略區域,湛江和茂名兩市坐擁我國南部最大海灣,擁有突出的區位優勢、豐富的土地及海洋資源、優越的深水港條件。
但長期以來,湛江作為我國最早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區位、資源、政策等優勢條件未得到充分利用,經濟實力在沿海開放城市中相對落后,區域發展帶動能力不強。
粵西雙子星如何加快崛起?
12月20日,省政府網站發布《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明確了湛茂都市圈包括粵西湛江、茂名全域,土地總面積2.47萬平方公里,是北部灣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7617億元,常住人口1327萬人。
根據規劃,這里將以建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攜手茂名一體化發展,將湛茂都市圈培育成為國家重大戰略聯動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門戶樞紐、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增長極。
規劃提出,加強湛江市中心城區主中心和茂名市中心城區副中心“雙心”協同引領,空港經濟區為極點,推動湛江協同茂名一體化發展,構建“雙心一極點六軸三圈層”都市圈發展格局。
一方面,要構建協作共贏的現代產業體系。
目前,都市圈制造業中資源型、粗放型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比偏高,部分主導產業下游產業鏈延伸不足,創新鏈、供應鏈水平偏低?,F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發展相對滯后,民營經濟和中小型企業不發達。兩市主導產業相近,但協同程度不高,資源整合不夠,與周邊地區相比競爭優勢不明顯。
為此,規劃提出,將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優化產業發展新格局,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特色農業,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聯動共建一產做精、二產做強、三產做優的地方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湛茂都市圈現代產業體系。
另一方面,共建一體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目前,都市圈內部雖然已實現湛茂1小時通勤,但快速交通網絡化程度不高,內部交通通達性仍不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對外聯通國內主要地區的高速鐵路、港口集疏運體系等快速交通體系有待完善,現代化港口群尚未形成,省內外縱深拓展能力較弱。
規劃提出,以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為重點,加強兩市交通雙向聯系和重大基礎設施協同建設,共同構筑都市圈一體化基礎設施網絡。
此外,要構筑區域合作開放新格局。
規劃提出,要全面強化湛茂都市圈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北部灣城市群及周邊都市圈的互聯互通、產業融合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平臺建設,形成“承東啟西、溝通南北、連接海內外”的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新格局。
除此之外,規劃還為湛茂都市圈下一步推進的主要任務“劃重點”:共保共治優美生態環境、共建共享優質公共服務、協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指出,推動湛茂都市圈建設,有利于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打造全省新的增長極;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東連粵港澳大灣區、西接北部灣其他城市、南鄰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門戶和樞紐作用,共同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延伸的產業和服務鏈,開拓市場空間和市場腹地,深入推進中國—東盟合作;有利于深度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搶抓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機遇,高標準建設湛江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豐富對外開放內涵,全面拓展開放領域,為國家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