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文件: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的通知
未來產業,是當今世界各國角逐的新賽道。在我國對發展未來產業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后,廣東迅速行動起來。
9月30日,廣東省政府官網正式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要瞄準七大重點領域,構建廣東未來產業發展體系。
形成若干全球領先的未來產業集群
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案》指出,未來產業是由前沿科技創新驅動,當前處于萌芽階段或產業化初期,具備成長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和變革作用的前瞻性新興產業。
基于當前未來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格局,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廣東提出瞄準七大重點領域:未來網絡、通用智能、生命與健康、低碳能源、先進材料、未來空間和量子科技。
廣東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總體思路是:面向全球科技和產業前沿,把握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立足廣東現有基礎,瞄準重點領域,構建廣東未來產業培育體系,營造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考慮到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方案》也提出,結合前沿技術發展實際情況,對相關領域和方向進行動態調整。
《方案》還對未來產業發展目標作出明確規劃,提出到2027年,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建成一批未來產業高水平創新平臺載體,打造一批未來產業場景示范,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創新企業,未來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基本形成,未來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
遠景目標為:到2035年,未來產業全過程創新鏈基本完善,形成一批引領科技前沿的未來產業標桿性產品和服務。在未來網絡、通用智能、生命與健康等領域,形成若干全球領先的未來產業集群,成為全球未來產業創新策源中心和發展高地。
“廣東的布局體現了前瞻性和戰略性,此舉不僅有助于廣東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更將推動其經濟結構優化和競爭力提升。”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表示。
構建“兩核雙廊多極點”發展空間布局
為加快構建未來產業發展體系,廣東精心制定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施工圖”:著力實施七大工程,打造全球未來產業發展高地。這七大工程為產業創新“策源”工程、基礎設施“筑基”工程、創新成果“孵化”工程、場景示范“領航”工程、科技金融“賦能”工程、精英人才“引培”工程和開放合作“攜手”工程。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產業創新“策源”工程提出實施“企業梯隊培育行動”,實施未來產業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計劃,鼓勵科技領軍企業勇闖科技前沿的“無人區”,挑戰科學和技術難題,在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實現革命性突破。聚焦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骨干企業。
廣東產業基礎雄厚,這是孕育未來產業的基本盤和肥沃土壤。《方案》依托現有產業布局,提出聚焦“兩核、雙廊”,優化廣東未來產業空間布局。
空間層面的具體部署為:廣州、深圳充分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緊盯全球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全面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以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為牽引,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爭當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者。全省形成以廣州、深圳為核心,以廣深港、廣珠澳“雙廊”為主軸,其余各地特色發展的未來產業“兩核雙廊多極點”發展空間布局。
在朱克力看來,廣東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具備堅實基礎和明顯優勢。“首先,廣東擁有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和完整的供應鏈產業鏈,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全面支撐。其次,廣東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有助于未來產業快速迭代和成長;同時還具備強大制造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這使得廣東在未來產業布局中占據領先地位,有望加快形成若干全球領先的未來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