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廣東85%創新改革事項已落地

時間 : 2016-12-13 08:39:00 來源 : 南方日報
【打印】 【字體:

  省政府近日印發《廣東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要求16項國家授權改革事項2017年全面推進實施,100項省屬權限改革事項今年底前全面推進實施。一年多以來,廣東的推進情況如何?現已實施的改革事項又來了哪些變化?相關省直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答。

  省科技廳:

  全國首創財政補助

  激勵企業建研發準備金

  “截至目前,已有98項改革事項落地實施,占總數的85%左右,多項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省發改委主任、省創新辦主任何寧卡表示。

  其中,16項國家授權改革事項中有11項落地實施。如全面啟動知識產權“三合一”改革試點,全省擁有32個有一般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目前,我省初步形成知識產權快速維權體系,建立6家國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占全國一半左右。我省開通了專利申請、授權快速通道,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周期從原來的3—4個月縮短至7—10天。專利保險試點在珠三角地區全面推開,367家企業已完成專利投保2000多件。此外,100項省屬權限改革事項中有87項落地實施。省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突出企業創新、人才驅動、粵港澳合作等幾大重點,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舉措。

  去年省政府1號文《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提出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的政策。《行動計劃》則明確,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的企業實行普惠性地方財政補助,引導其有計劃持續增加研發投入。這項制度改革對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發揮了怎樣的普惠作用?

  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海濤表示,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能夠推動企業建立起持續穩定的研發投入體系。廣東提出通過企業研發經費補助方式引導企業普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在全國屬于首創。企業研發費用通過加計扣除政策可以抵扣12.5%的成本,加上10%省研發補助,等于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的22.5%均由政府財政資金給予報銷,如果是高新技術企業還可以繼續享受15%的所得稅優惠。

  2015年和2016年,省財政共投入35.34億元用于省研發補助,獲補助企業5278家,獲資助的企業普遍建立了研發準備金制度或研發經費管理制度,引導企業研發經費投入達1047.55億元,財政資金引導和撬動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效果顯著。

  省教育廳:

  科技成果入股

  超五成收益歸科研人員

  有專家提出,過去相對僵化的體制機制制約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創新能力有效發揮。廣東在推進創新改革中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讓科研人員“名利雙收”?

  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超華介紹,省教育廳配合省人社廳和省科技廳出臺《關于進一步改革科技人員職稱評價的若干意見》,提出建立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職稱評審導向、加大職稱評審專利指標權重(結合職稱評審行業與資格系列特點,對發明專利轉化應用成效突出的,可降低或免去相應論文要求)、將標準制定納入職稱評價指標、進一步向科研創新單位下放職稱評審權等系列改革舉措,有效調動科研成果轉化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經營性技術入股改革亦惠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省科技廳介紹,例如在深化收益分配及激勵制度改革方面,我省規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企業,應從該科技成果技術入股股權或收益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分配給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負責人、骨干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科技人員所獲科技成果技術入股獎勵股權權屬授予個人所有。

  目前,我省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增強。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61家省屬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了45起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工作,產生股份收益3.26億元。此外,《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將于2017年3月1日起實施。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