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文件: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
3月2日上午,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本場新聞發布會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王麗華同志主持。
以下為直播實錄: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王麗華
主持人王麗華: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廣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為加強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提升“三舊”改造管理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在總結過去十多年“三舊”改造工作經驗,并借鑒上海、江蘇、浙江、香港等地經驗的基礎上,我省出臺了《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以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79號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今天(3月2日),我們在這里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來省自然資源廳、省司法廳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管理辦法》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3月2日)發布會的發布人: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張英奇先生,省自然資源廳法規處處長方吉新先生,省自然資源廳利用處處長熊進軍先生,省司法廳立法二處四級調研員李芳女士。
下面,有請張英奇先生介紹《管理辦法》出臺的總體情況。
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張英奇
張英奇: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出臺的有關情況。
一、出臺背景
近年來,國家不斷強化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要求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快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廣東歷來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和實驗區。早在2008年,面對新增建設用地增長空間受限、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省政府和原國土資源部共同開展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建設,在全國率先推動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簡稱“三舊”)改造工作。十多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實踐,不斷總結完善,先后出臺多份政策文件,建立了“三舊”改造政策體系,推動了一大批改造項目實施,不僅有力支撐了我省高質量發展,也為國家建立低效用地再開發制度貢獻了“廣東經驗”。為進一步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提升“三舊”改造規范化、制度化水平,我們于2018年7月啟動《管理辦法》的起草工作,經過廣泛深入調研、多輪征求意見和反復修改完善,歷時兩年半終于出臺。《管理辦法》對我省過去出臺的多份“三舊”政策文件進行全面梳理,提煉出“三舊”改造的基本概念、改造類型、基本原則、工作流程,確立了“三舊”改造規劃管理、用地審批、收益分配、項目監管等制度,進一步夯實“三舊”改造的“四梁八柱”,為我省深入推進“三舊”改造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撐。
二、主要亮點
(一)《管理辦法》是全國首部“三舊”改造省級政府規章。政府規章是我國《立法法》規定的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法律效力高于一般的規范性文件,不僅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據,還可作為司法審判的參考。規章的出臺,可以讓一些政府部門及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不再對“三舊”改造的合規性、長期性抱有疑慮,安心推動改造,將更多精力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ǘ┙⒎謱泳幹?、分級審批的規劃管理模式。為加強規劃對“三舊”改造的統籌引領,《管理辦法》建立了“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三級傳導機制,對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編制、審批作出了原則性規定。《管理辦法》還明確受地級以上市委托的區,依據詳細規劃確定的改造單元總體指標,可以對改造單元內單個地塊的規劃指標作出詳細規劃,從而賦予區一級更大的靈活性。
?。ㄈ┟鞔_“三舊”改造類型以及改造主體、改造方案、用地審批等相關要求?!豆芾磙k法》將“三舊”改造項目分為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種類型,明確了改造主體選擇與確定、改造方案編制與實施、五種用地審批類型與條件等內容,為各類改造項目的審批和實施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有利于推動相關工作的規范高效開展。
(四)充分保障參與的各方共享改造成果。《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三舊”改造項目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現實,統籌兼顧各方主體的利益訴求。對于改造主體,從地價優惠、稅收計收、財政獎補等方面予以扶持,降低項目改造成本;對于原土地權利人,允許以土地出讓收益分成等方式進行補償,充分保障合法權益;對于改造涉及的其他群體,通過改造項目配建公益性項目、預留公益性用地等,讓社會各方共享改造成果。
?。ㄎ澹┩苿咏鉀Q“三舊”改造矛盾糾紛?!豆芾磙k法》注重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依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提出有權機關對“三舊”改造涉及土地征收事項作出決定后,單位和個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征收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為推動解決拆遷矛盾糾紛提供了有效途徑。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省將以貫徹落實《管理辦法》為契機,繼續深入推進“三舊”改造,不斷完善“三舊”改造體制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對“工業改工業”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參與動力。按照省委、省政府“1+1+9”重點工作部署,我們將把村鎮工業集聚區作為今后一個時期“三舊”改造的重點,實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行動;同時,我們將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試點??傊ㄟ^推動“三舊”改造,大力破舊立新盤活存量用地,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率,支撐保障實體經濟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為國家積累更多的經驗,為我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以及省司法廳的領導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主持人王麗華:謝謝張英奇先生。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剛才張廳介紹了“三舊”改造的整體情況,請問“三舊”改造這些年取得了哪些成效,當前面臨哪些困難?謝謝。
張英奇: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剛才已經提到,“三舊”改造是省部合作共建節約集約用地試點示范省的重要內容。在原國土資源部的大力支持下,省級層面出臺了多項文件,逐步完善規劃管控、市場配置、權利保護、收益分配等配套管理政策。其中,以省政府名義出臺的就有3份,省自然資源、司法、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稅務等部門出臺的文件達30多份。在省的政策框架下,各地均結合實際出臺了具體實施細則,形成了廣東特色的地方性政策體系。這些文件的出臺,為“三舊”改造的有序推進提供了政策保障。
從實施效果來看,“三舊”改造盤活了低效用地,優化了土地資源配置,有力助推了高質量發展。2008年至2020年底,全省共實施改造面積92.60萬畝,完成改造面積56.12萬畝,節約土地22.77萬畝。全省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95萬億元,約占同期固定資產投資比例5%;其中社會投資1.70萬億元,占改造總投資額的87.2%。全省通過改造共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項目4607個,占改造項目總數的55.9%,投資超億元項目1424個,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騰出了用地空間。通過改造提供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社會項目及公共綠地等用地11萬畝,有力推進宜居城鄉建設。
盡管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短板問題。目前我省已完成的改造項目以市場收益高的“工業改居住”、“工業改商業”居多,而成本高、回報慢的“工業改工業”項目往往市場參與意愿不強,單純依靠市場主體難以推動。針對這些問題,下一個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管理辦法》,繼續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強化考核激勵,進一步調動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兩個積極性,加大對“工業改工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優化改造項目結構比例,大力實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爭取國家支持開展大灣區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試點,加快盤活利用低效產業用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升“三舊”改造綜合效益,為我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謝謝。
廣東電視臺記者提問
廣東電視臺記者:我省是全國最早的“三舊”改造的試點省份之一,能否介紹一下我省在推進“三舊”改造改造方面的一些主要的經驗?謝謝。
省自然資源廳利用處處長熊進軍
熊進軍: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叭f”改造是一項全新的探索實踐,沒有先例可循。十余年來,我們不斷摸索實踐,積極改革創新,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繼續堅守并發揚光大?!豆芾磙k法》第三條提出的“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尊重歷史、分類施策、統籌規劃、共建共享”原則,很好的概括了這些經驗。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三舊”用地通常都有明確的使用者,在進行改造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利益訴求,使其合理分享改造增值收益,否則改造將寸步難行。針對“三舊”改造的這個特點,我們從規劃管理、用地報批、收益分配、項目監管等方面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構建政府統籌引導,原權利人和市場主體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在按市場化運作的同時,政府加強監管,確保改造規范推進。
二是堅持尊重歷史、分類施策。由于“三舊”改造往往涉及不同歷史情形、不同利益主體、不同改造目標等復雜多樣情況,不可能采取單一模式包打天下。我們針對不同情形提出了多種改造類型,對各類主體如何參與改造分類施策。對于無合法用地手續的歷史用地,按照“尊重歷史”的原則,允許其按照“三舊”改造政策規定落實處理(處罰)并完善有關用地手續后,以實際用地人作為改造主體,有效推動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解決。
三是堅持統籌規劃、共建共享。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調查摸底和標圖建庫,摸清“三舊”用地的底數實情。在此基礎上,各地依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科學編制“三舊”改造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合理確定改造范圍、用途、布局、時序等,兼顧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公益事業等多重目標。在具體推動實施方面,從規劃、用地、財政、稅收、司法等方面綜合施策,形成工作合力,調動各方主體積極參與,統籌兼顧公共利益和市場利益,讓社會各方共享改造成果,實現“共建共享”。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據了解,全國各地在“三舊”改造工作方面做法不盡相同,請問省司法廳,這部《管理辦法》作為全國首部有關存量建設用地的立法,在立法過程中有哪些特色和亮點?謝謝。
省司法廳立法二處四級調研員李芳
李芳: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舊”改造工作,將《管理辦法》列入省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由省自然資源廳起草送審,省司法廳立法審查,因“三舊”改造涉及原權利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造主體等多方利益,社會關注度高,在立法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好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突出廣東特色,主要從以下三點做了工作:
一是堅持民主立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在立法征求意見程序中,我們本著讓更多的社會公眾和改造主體能夠參與和監督立法,除了常規的書面和網上征求意見以外,我們還實地走訪了廣州、汕頭、東莞等眾多的“三舊”改造項目和改造工地,與多家改造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鎮街負責人座談,面對面地聽取了他們的意見。走訪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各地的政策不一,亟待立法統一規范的愿望非常迫切,對他們提出的“三舊”改造類型、改造主體、改造方案等意見,我們已充分吸納到《管理辦法》中,讓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二是堅持依法立法,做好與上位法的銜接和統一。《管理辦法》以《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為依據,以原國土資源部《關于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指導意見(試行)》等系列國家政策文件為參考。在立法過程中又恰逢《民法典》出臺,《管理辦法》也與《民法典》作了有效銜接。
三是突出廣東特色,聚焦“廣東經驗”。在立法過程中,我們注重將我省十多年以來的現有的制度成果,以及經過實踐檢驗、成熟定型且能夠長期發揮作用的經驗做法上升到《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統一明確了全省“三舊”改造的基本概念、改造類型、規劃管理、用地管理等內容,也在補償安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為地市預留了細化的空間,讓《管理辦法》更具廣東特色,符合發展的需要和實際。
《管理辦法》作為全國首部關于低效用地再開發方面的立法,可以說是集聚各方意見達成共識,為我省土地資源循環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謝謝。
鳳凰網記者提問
鳳凰網記者:請問《管理辦法》出臺后,以前出臺的“三舊”改造政策是否還有效?兩者之間將要怎樣銜接?謝謝。
省自然資源廳法規處處長方吉新
方吉新: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應該講《管理辦法》是對以往“三舊”改造的一個總結提煉,在起草過程中,我們已經充分考慮了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總的來說,原有政策基本都可以繼續實施。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種情形:
一是原有政策文件中較為成熟的政策舉措多數已經納入《管理辦法》,可以繼續實施?!豆芾磙k法》為這些政策的實施保留了政策接口,如第十八條和二十一條均提到的“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直接指向省政府出臺的粵府〔2009〕78號、粵府〔2016〕96號、粵府〔2019〕71號等政策文件對“三舊”用地審批作出的細化規定。
二是對于一些實施時間不長、較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暫不予納入《管理辦法》,但各地可繼續執行相關政策。如對于粵府〔2019〕71號文中提出的集體和國有建設用地混合改造、土地置換后連片改造等,目前各地仍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成功案例較少,尚未取得比較成熟的制度經驗,因此暫未納入《管理辦法》,但各地仍可依據相關政策文件開展實踐探索。
三是《管理辦法》增加了一些新的規定。例如,《管理辦法》將“三舊”改造劃分為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種類型;要求縣級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對存量建設用地進行調查評價,調查評價成果作為“三舊”改造標圖入庫及規劃、用地管理的基礎數據。以往文件規定與這些新規定不一致的,或者沒有規定的,要按照新規定執行。謝謝。
南方農村報記者提問
南方農村報記者:征地拆遷問題一直是“三舊”改造的難題,請問在《管理辦法》中,是如何支持各地更有效解決征拆問題?謝謝。
熊進軍: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在制定《管理辦法》時,我廳已充分考慮了征拆難題,《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提出了“責令交出土地”的解決思路。這條規定來源是《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五條,前提條件是有批準權限的人民政府對《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和第四項關于土地征收事項作出決定,同時有關單位或個人存在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征收土地的情形。這條規定的實質,是充分運用國家關于土地征收的法律規定來解決“三舊”改造征拆矛盾糾紛。
這里還要強調一下,《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比較原則,地市在實施時需要完善操作細則,充分保障被征拆對象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其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的權利。謝謝。
主持人王麗華:由于時間關系,今天(3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在會后向相關單位負責同志了解。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