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和規范家政服務業發展,按照全省部署,中山市近日發布《中山市“南粵家政”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到2021年扶持建設10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每年開展家政服務類培訓6800人次以上,實現就業創業13600多人,推動“家政服務進小區”達100個以上;到2022年,建設扶持家政服務企業15家以上,培育1家以上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滿足社會不同層次對“一老一小、一家一醫”家政服務需求,適應居民家庭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制定四大任務 到2021年扶持建設10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
《實施方案》的主要任務包括四大方面,首先是全面實施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素質,其中要求加大職業院校培養培訓力度,鼓勵職業院校根據市場需求建設一批家政服務類重點和特色專業,按規定落實學生資助政策,使有就讀意愿的貧困家庭學生100%享受職業教育優惠政策。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通過現代學徒制或企業新型學徒制模式開展家政服務技能培訓。
同時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扶持建設具有中山特色的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鼓勵各鎮區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到2021年,扶持建設10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還要積極培育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到2022年,建設扶持家政服務企業15家以上,培育1家以上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將家政服務列為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優先領域。
第二大任務是完善公共服務政策,改善家政服務人員就業創業環境。這要求加強家政供需對接,廣泛收集發布家政服務行業空缺崗位信息和求職人員信息,結合實際設立家政服務專窗,促進市場供求有效匹配。同時暢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發展路徑,引導家政企業將員工學歷、技能水平與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崗位晉升等掛鉤。支持家政從業人員通過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專升本等多種渠道提升學歷層次。
第三大任務是要健全信用體系,推進家政服務規范化發展。具體來說要規范家政服務三方權利義務。制定推廣家政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家政企業應與消費者簽訂家政服務協議,公開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確服務內容清單和服務要求。雇主家庭有義務向家政服務人員提前告知被服務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對有傳染疾病的提前告知相關防護要求,保障家政服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隱私權。
同時加強家政行業誠信建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分步實施、強化應用”原則,推動全市家政企業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上建立家政服務員信用記錄。推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實名制管理,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家政服務業綜合管理服務體系。按照國家規定實施家政服務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將家政服務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在對家政企業信用進行分級管理的基礎上,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省“信用廣東”“誠信粵商”等平臺建立聯合獎懲機制,建立和規范守信主體“紅名單”、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對在家政服務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和嚴重失信行為的家政企業及從業人員實行聯合懲戒,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訓。
最后一個任務是推動家政服務進社區,促進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務。支持家政企業在小區設置服務網點。支持依托政府投資建設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場地)設立家政服務網點,有條件的鎮區可減免租賃費用。
重點培訓四個項目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了四項重點培訓項目,分別是母嬰服務培訓、居家服務培訓、養老服務培訓和醫療護理服務培訓。
母嬰服務培訓方面,鼓勵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與家政服務企業、月子中心、醫療機構合作,到2021年,每年組織開展母嬰護理、育嬰員培訓 2500人次。
居家服務培訓適應不同層次家庭對家政服務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到2021年,每年組織開展居家服務培訓2500人次。
養老服務培訓,鼓勵職業院校設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到2021年,每年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培訓900人次。
醫療護理服務培訓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與醫院、康復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合作,積極開展醫療護理培訓,提高對病患、老年人等的生活照護專業技能。到2021年,每年組織開展醫療護理培訓9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