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管理廳和省消防救援總隊印發實施了《廣東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下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要通過淘汰關停一批、合并搬遷一批、功能轉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集聚區,實現工業用地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中小微企業用地難問題明顯改善,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通過一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實施升級改造的必要性——珠三角的村鎮工業集聚區總用地面積約150萬畝,占珠三角工業用地總面積478萬畝的31%;但2019年珠三角集聚區的工業增加值約617億元,僅占珠三角工業增加值的2%。
圍繞上述問題,《行動方案》提出了14項具體工作任務,包括土地資源盤整、環境質量提升、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達標、產業空間再造。
《行動方案》鼓勵各地推廣政府協議收儲、政府統租統管、企業長租自管、一二級聯動開發、國有和集體混合開發等改造模式,也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產業地產運營商等市場主體投資建設工業大廈和高標準廠房。
《行動方案》重點提出,要探索推進“工業改商業”“工業改住宅”項目反哺“工業改工業”“工業改公共設施”“工業改農業”項目,平衡不同類型項目的收益。
“工業改工業”為什么如此重要?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改舊立新”騰挪新發展空間,有利于鞏固、提升廣東省工業強省的競爭力。因此,集聚區升級改造以“工業改工業”為主攻方向,也是廣東省實現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接下來,廣東還將對集聚區強化產業導入。一方面,要圍繞省大力推進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明確集聚區產業發展方向,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引資和升級改造;積極推行“工業標準地”供地模式,著力引進符合產業規劃的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另一方面,還要鼓勵集聚區圍繞主導產業引進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載體和創新創業人才,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省對符合條件的創新載體建設給予適當支持,并對引進創新人才提供優惠便利服務。
《行動方案》提出,要支持升級改造后土地規模較大、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集聚區按規定申請認定省產業園,或就近納入省產業園管理。通過整合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項目、示范園區并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每年公布,強化示范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