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臨空經濟區發展將迎來一份政策“大禮包”。10月19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廣州市臨空經濟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業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面向未來,廣州臨空經濟區的雄心將從全國指向全球。《條例》指出,臨空經濟區將全面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生態智慧現代空港區、臨空高端產業集聚區和空港體制創新試驗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
《條例》指出,臨空經濟區應加強與本市及周邊自由貿易試驗片區、綜合保稅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的合作互融、協同發展,探索與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等全球各地區建立多層面、跨區域的合作協調機制,建設高質量國際化合作平臺,在規劃、用地、招商、投資、貿易、金融等多領域加強合作,促進產業發展,提升臨空經濟區的輻射帶動功能。
《條例》支持臨空經濟區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其中特別提到,臨空經濟區可以探索適合臨空經濟區發展需要的治理模式,參照自由貿易試驗區權限探索設立法定機構,探索委托社會組織承接專業性、技術性或者社會參與性較強的公共管理和服務職能。
產業發展是臨空經濟起飛的基石。《條例》指出,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制造維修、高端制造、商務會展、航空物流、跨境電商、航空金融、生物醫藥和總部經濟等臨空高端產業,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臨空新經濟,構建以航空運輸、物流為基礎,以臨空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化臨空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