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印發的《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獲悉,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7%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
記者從《規劃》中看到,到2020年,廣東省的總體目標是,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城鎮化布局和形態進一步優化,城鎮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具體來說,我省的城鎮化要健康有序發展,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7%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力爭實現不少于600萬本省和700萬外省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縮小。
同時,我省將大力推進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攜手港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規劃》提出,韶關、河源、汕尾、陽江、清遠、云浮等環珠三角城市深度融入珠三角,基本形成“廣佛肇+清遠、云浮、韶關”“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陽江”三大新型都市區。
《規劃》提出,我省將建設珠三角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依托南沙、前海和橫琴三大國家戰略平臺,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龍頭引領,發揮廣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市功能,有序向周邊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強化城市間分工合作。
同時,要推動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加快建設粵東城市群、粵西沿海城市帶和粵北生態發展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汕潮揭同城化,加快汕潮揭臨港空鐵經濟合作區建設。培育發展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促進梅州融入粵東城市群。推動湛茂陽經濟帶發展,形成粵西沿海城市帶。加強北部山區生態保護,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粵北生態型新經濟區,強化韶關作為出省門戶城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