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有了鄉村振興車間,我不用外出打工了,這樣既能照顧家里,每月還有兩三千元收入!”3月30日,韶關市仁化縣扶溪鎮古夏村五營鄉村振興車間正式開工,村民李九香和鄉親們在操作臺前手工串花,經過七八道工序后制成工藝品。
古夏村五營鄉村振興車間是仁化縣今年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駐鎮幫鎮扶村聯支部工作,建成投產的第二個鄉村振興車間。據悉,去年12月,東莞市企石鎮駐扶溪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發揮資源優勢,把惠州市新雙虔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圣誕工藝品的手工業務引入扶溪鎮,盤活原745礦的集體閑置廠房,成立鄉村振興車間——仁化縣扶溪鎮青溪工藝品廠。該車間占地面積約4000㎡,主要生產出口歐美的節日裝飾品,可為當地群眾提供200余個就業崗位。
“將車間建到農村,不僅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方便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收入,也緩解了企業招工難問題,降低了企業在大城市建設運用車間等方面的成本,實現多贏局面。”東莞市企石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黃志敏介紹。
該車間的手工活操作技術難度不大,村民經簡單培訓后就可以上崗,十分適合農村務工群眾。為此,扶溪鎮還設置了“家庭式”鄉村振興車間,引入勞務經濟合作人,在鎮中心區設置了手工外發點,群眾可利用家中場地進行產品加工,讓群眾實現了居家就業,形成“企業+鄉村振興車間+農戶”的勞務合作模式。目前,扶溪鎮鄉村振興車間已吸引50多名村民,“家庭式”手工制作村民有130余戶,每人月收入2000元到3000多元。
除扶溪鎮外,仁化縣長江鎮沙坪村、董塘鎮董中村、大橋鎮親聯村也分別建立了鄉村振興車間,主要涉及果蔬加工、玩具組裝及紡織品加工等,建設規模在1300~5000平方米不等。其中,扶溪鎮古夏村、長江鎮沙坪村2個車間已投產,另外2個車間也將于近期投產,預計能為當地村民提供800余個就業崗位,為鄉村振興和粵北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