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羅氏蝦,帶動數字化產業鏈發展;一條“肇慶魚”,游進萬億預制菜藍海市場;一棵蔬菜,走進大灣區千家萬戶……8月13日,肇慶市104個現代農業項目同步簽約、動工、投產,投資總額達195.22億元,涵蓋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精深加工、預制菜產業、現代農旅、冷鏈配送等多個領域。
一直以來,肇慶以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的形象示人,農業總產值長期占全省1/10。但是,農業大而不強不優,已成為制約肇慶鄉村振興的最大短板。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肇慶提出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發展現代農業,以美學思維建設農村,以職業化方向培育現代農民,加快實現農業規?;a、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整體培育、數字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當前,肇慶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工農并舉”,深入實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七大工程”。
據悉,肇慶正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這104個現代農業項目將充分發揮聯農帶農作用,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實行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比如,當天投產的四會羅源鎮植研辣椒生產基地,與村集體共同開發200多畝撂荒地,開發辣椒種植和預制菜配料,帶動100多名村民就業,預計人年均增收近萬元。
今年以來,肇慶市委、市政府陸續推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促進柑橘產業、茶產業、竹產業、蘭花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計劃出臺預制菜扶持18條、“新農人”扶持等一系列農業發展政策規劃,部分政策扶持力度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