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阿卓做夢也想不到,年紀輕輕的自己能當老板。
自從今年8月陸豐市橋沖鎮的憲法廣場開始設置夜市街,阿卓便每晚在這里擺攤售賣手打檸檬茶,從下午5時營業至晚上11時,能有二三百元收入。相較于到外地務工,這份在“家門口”的工作對阿卓而言是“自由的”“開心的”。
近年來,夜間經濟成為陸豐市各個鄉鎮推動鄉村振興業態美的“主戰場”之一,通過提人氣、振消費、開新局,展現陸豐新魅力。其中,像阿卓這樣的青年更是有了豐富與多元的就業途徑,“家門口”就業成為現實。
在陸豐,新“夜”態持續點亮鄉鎮夜空,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從橋沖鎮夜市街到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從南塘鎮秋咖館到河東鎮青山村夜市,“夜晚亮了、人氣旺了、村民富了”正逐漸成為陸豐的常態。“夜經濟”在豐富當地人民群眾業余生活的同時,更為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政府搭臺
美麗鄉鎮建出“網紅點”
泡茶底、打檸檬、調味道……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屬于阿卓的忙碌才剛剛開始。“現在每晚和幾位小伙伴一起擺攤賣茶,可以賺些零花錢,也能鍛煉能力。”這位小伙子介紹,因為疫情的原因家人不讓他外出打工,而夜市街給了他就業的機會。
而在過去,包括阿卓在內的橋沖鎮居民很難想象鎮上能有這樣一個繁華的夜市。
“以前這里都是垃圾堆滿地,到處是蚊子、蒼蠅,大家吃完飯都待在家里,根本不會來這里散步。”梁叔住在橋沖鎮憲法廣場附近,回憶起過去鎮上的環境,他直搖頭。
改變發生在去年9月。當時陸豐市提出打造“山水畫廊”“浪漫荷香”“薪火藍灣”等5條鄉村振興示范帶,而橋沖鎮就是“浪漫荷香”示范帶中的一環。
自2021年以來,橋沖鎮利用市里投入的配套資金,全面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極大改善鎮村的風貌景觀、生態環境。同時,橋沖鎮也規劃建設望江公園、憲法廣場和荔枝公園三大公園。目前,望江公園與憲法廣場項目已落地,荔枝公園也在建設中。
另一個“網紅打卡點”——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如今已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僅今年上半年就吸引游客達90萬人次。
據介紹,去年以來借助鄉村振興濱海走廊示范帶契機,金廂鎮盤活示范帶資源,變資源為資產,在各景點范圍內規劃地攤擺放點,打造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釋放發展活力。
而在南塘鎮南湖村陳婆山老村,人氣比幾個月前更旺。2021年12月,這里的一處老宅院被改造成咖啡館“奈思小院”,開業后一直生意火爆。每到夜晚,這里燈火璀璨,年輕人在此休憩品酒。“人多的時候會有100多人光顧‘秋咖’。為了吸引人氣,我們還從陸豐市區請來了一些駐唱歌手,調動氣氛。”“奈思小院”的經營者蔡女士說。
青年回流
“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
“我們這些年輕人原本大部分是在外地打工,現在看到家鄉夜市發展紅火就都回來了。”采訪中,阿卓指了指隔壁檔口的老板說。
鄉鎮的青年群體是新型城鎮化中重要的力量。而在陸豐,“夜經濟”的蓬勃發展給了這些小鎮青年成本極低的發展機會,也增強了他們“留在家鄉”的信心。
在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經營奶茶檔的衛小姐對此深有體會。家住烏坎村的她,原本一直在外務工。今年5月,陸豐向全市群眾發布信息,號召大家到金廂銀灘從事經營活動,這讓衛小姐看到了機遇。“政府很支持我們在這里開檔口,不僅規范我們的經營范圍,還只收取很低的衛生管理費用。”衛小姐說,“最重要的是,這里有人氣,能讓我們賺到錢。”
如今,每當夜幕降臨,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橋沖鎮夜市街等地的攤位會一字排開,小鎮上的年輕“老板”在檔口販賣各種小吃、冷飲、沙灘玩具,伴著明亮的燈光和夜空的星星點點,吆喝聲、歡呼聲相互交織。
“下一步肯定是要走‘網紅’道路。”對于未來阿卓有著自己的打算,他希望通過直播平臺,將自己的手打檸檬茶推廣出去,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