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汕頭市濠江區濱海街道里前社區遠綠種植有限公司農場基地里,負責人劉鎮濤迎來了從揭陽普寧運載而來的20萬株脫毒“西瓜紅”紅薯種苗。“加上此前的70萬株,一共是90萬株。”這里曾是無人問津的撂荒地,經過10年的悉心培育,如今蝶變為碩果累累的豐收地。劉鎮濤望著基地的600畝農田,期待著年底的豐收。
近年來,濠江區立足“半城半鄉”城鄉發展實際和交通發達產業聚集的資源稟賦,找準破解難題的路徑和方法,探索形成鄉村振興濠江樣板經驗。該區發揮水產資源豐富優勢,主動對接RCEP市場,努力打造潮汕預制菜產業第一城,推動濠江水產預制菜產業品牌化、標準化發展。行走在濠江大地,一個個場景勾勒出“美麗城區+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畫卷。
撂荒鹽堿地蝶變新糧倉
正值晚稻播種季節,濠江區河玉圍海水稻示范基地耕作工作持續開展中。這是一片持續整治了1年多的撂荒鹽堿地,如今成為廣東省最大的海水稻試驗種植基地之一。
在這個過程中,濠江區創新引入國企單位作為實施主體,通過農村“三資”平臺土地流轉方式取得耕地經營權,有效破解耕地“碎片化”難題,實現規模復耕經營;從“高處”借來技術專家改善鹽堿地土壤,落實水利部門做好復耕水源保障,組建農業公司,推進品牌打造等。在河玉圍工作群中,政校企多個部門的人員每天都在交流著最新進度,推進有關事務高效落實。
目前,濠江區正加快完成河玉圍第二期開荒1600畝鹽堿地的復種工作,啟動全區撂荒耕地綜合整治項目,力爭打造成全省美麗田園示范點,讓農業種植戶“有利可圖”,收獲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預制菜企業蓬勃發展
今年以來,濠江區緊抓RCEP和預制菜東風,把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促進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產品食品化的重要載體,通過發展海洋“藍色糧倉”、高標準建設省級水產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粵菜師傅+潮汕菜”新模式、打好“僑”名片等措施,全面推動聯農帶農,推進鄉村振興。
由冠海水產公司牽頭創建省級水產現代農業產業園,結合各主體企業優勢,構建“生產—加工—銷售”的穩固鏈條,打造具有集聚效應和聯動效應的粵東預制菜原材料采購中心,并謀劃在冠煒水產品供應鏈產業園打造潮汕預制菜國際博覽中心。濠江區還以預制菜為載體,結合潮汕菜特色,推動企業攜手“粵菜師傅”培訓班和科研機構,研發潮汕預制菜品,豐富產品供給。
“我們希望通過預制菜,把濠江特色海產品塑造出高端品牌。”冠海水產公司副總經理柯煜說,冠海水產借著RCEP和預制菜東風,預制菜出口量增長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