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又有新進展:1月15日,聯合創建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戰略合作暨粵東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廣州成功舉行。
據簽約現場消息,由省農業農村廳引進挪威巴林海洋漁業公司(以下簡稱“巴林公司”)作為合作伙伴,在汕尾市、東莞市開展海洋漁業項目合作,共同創建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開展三文魚陸基工廠化養殖、三文魚魚子醬加工、可升降重力式深水養殖網箱建造、金槍魚養殖等海洋漁業項目合作。
各方還將通過引進挪威可升降重力式深水養殖網箱設計建造技術,改進我省現代化海洋設施裝備配套水平,提升抗臺風能力,讓深遠海養魚更具經濟效益,“藍色糧倉”道路更加寬廣。
當天,廣東省海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東莞市謝崗鎮創建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巴林公司與汕尾市百千萬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廣東南風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簽約,合作方承諾共享資源和技術,促進中歐在海洋漁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廣東是漁業大省,海岸線全長4084.48千米,氣候溫暖,具有發展海洋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前景廣闊。當前,廣東正大力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力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積極推動海洋漁業對外合作交流。
近年來,我省配套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廣東新建成重力式深水網箱622個、桁架類網箱3個,新開工項目48個。
為加快推動全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去年11月,省農業農村廳代表團赴荷蘭、挪威考察交流,架起了中挪漁業合作交流的橋梁,最終達成了聯合創建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的戰略合作意向。
“這次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上與挪威企業的合作,共同創建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介紹,廣東將圍繞支持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化中歐海洋漁業交流合作,規劃建設中歐藍色合作樞紐、世界級海洋漁業經濟創新區,用好用足外商投資促進合作優惠政策,推動我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今天我們開始的是一個雙贏的合作。”巴林公司董事局主席歐勒說,很高興與廣東政府相關部門、相關企業達成合作,希望通過養殖技術共享、養殖裝備研發等方式在廣東深海養殖培育挪威三文魚,進一步推進雙方在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各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