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佛山市南海區舉行會議,解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舉措,南海將深入實施農村職業經理人制度、“分潤模式”等舉措,以市場化手段盤活集體經濟,力爭到2027年培育70條“億元村”。
數據顯示,2023年,南海村、社兩級集體資產總額達591.92億元,在管貨幣資金275.86億元。其中,南海集體經濟總收入超億元的村居有46個,占全區涉農村居的20.7%,占佛山億元村居比重達到57.5%。
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今年上半年南海印發了《關于推進南海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通過十大舉措,加快建立全區新型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機制,推動農村集體經濟主要指標再上新臺階。
南海將深入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公司化改革,2024年推動70個“億元村居”創建單位設立不少于一家村屬企業公司,承接和運營市政環衛公共服務、鄉村文旅等項目,探索穩健、增值、可持續的多樣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為優化農村集體資金利用,南海將引導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直接投資金融機構產品,以及以股權投資政府項目等方式優化投資配置,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投資未來,促進資金保值增值。
為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南海還將加強外部資源導入,啟動“共富‘億+1’行動計劃”,統籌組織本土上市公司以及銀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與億元村居進行一對一結對,發揮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市場、技術、人才優勢和村居的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南海還將深化農村職業經理人制度,2024年完成25個村居職業經理人派駐工作,發揮職業經理人專業優勢,幫助村居銜接市場資源,推動集體經濟向市場化運營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