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至11月,由佛山市文廣旅體局、市教育局聯合主辦,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粵劇院)等承辦的佛山市第五屆少兒粵劇藝術節成功舉辦。自2018年創辦以來,佛山市少兒粵劇藝術節影響力不斷提高,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培養了一批懂粵劇、愛粵劇的青少兒觀眾,有力推動了粵劇的保護和傳承。
品牌引領,推動灣區少兒粵劇發展
佛山市少兒粵劇藝術節已成功舉辦五屆,初步形成品牌效應,影響力逐年提升。本屆藝術節共有165個節目參賽,涉及師生2250人次,少兒粵劇折子戲、少兒粵語戲劇、少兒粵樂三大系列最終評選出金獎34個、銀獎47個、銅獎56個,優秀組織獎41個。參賽選手以優秀的作品、生動傳神的演繹展示了粵劇進校園的成果,促進了“小戲骨們”在藝術美育實踐中的成長,播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除了佛山五區師生踴躍參與外,本屆藝術節還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的學校或機構師生參加,營造了多元文化交流氛圍,加強了粵港澳大灣區少兒粵劇文化的交流合作。
專業支持,搭建粵劇少年成長平臺
少兒粵劇藝術節堅持邀請國家級、省級表演藝術家、專家擔任專家顧問團,為活動提供有力保障,提升賽事組織的專業性、規范性。今年的活動,邀請了丁凡、倪惠英、張琳、卜燦榮等國家級、省級表演藝術家和演奏家擔任專家評委團,現場一對一點評和指導。通過搭建平臺,讓“小戲骨”與粵劇名家碰撞火花,為孩子們的進階學習打通“任督二脈”。
為解決中、小學校在粵劇教學推廣中的瓶頸,佛山粵劇傳習所在創編、音樂、舞美、化妝等方面給予專業輔導和技術支持,為少兒粵劇發展提供了獨有的佛山模式。同時,向有需要的學校提供粵劇折子戲參考劇目視頻片段、伴奏音樂、曲譜等資料,普及專業粵劇知識和身段表演程式,提高師生參賽積極性和表演水平。
守正創新,增強文化認同感歸屬感
粵樂和粵曲是粵劇的有機組成部分。本屆藝術節在原有少兒粵劇折子戲比賽的基礎上,新增“少兒粵語戲劇”和“少兒粵樂”兩大系列比賽活動,鼓勵更多學校和學生用粵語創作舞臺劇、音樂和開展民樂表演,新增反映當下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豐富了節目形式。此外,比賽通過說粵語、唱粵劇,引導人們加深對粵劇的關注和了解,增強嶺南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強化宣傳,持續提升藝術節影響力
今年的藝術節通過線上進行,同時積極運用網絡媒體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活動設置了多個網絡互動環節,除了網絡人氣獎投票、粵知粵醒小狀元問答,還設有精彩賽事及花絮回放、歷屆少兒粵劇藝術節金獎線上巡演、參賽單位專訪系列等,激發和引領更多人投入粵劇的創新和發展之中。自開賽以來,累計網絡關注量超495.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