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由廣州市越秀區商務局、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共同組織的“走進越秀——第135屆廣交會商務考察團”,邀請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走進越秀區。當日,600多年歷史的鎮海樓迎來了60多名境外采購商。
自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廣州一直是對外貿易口岸。考察首站是廣州博物館,講解員為本屆考察團的境外采購商生動地介紹了廣州對外貿易發展史,客商們入迷地看著展柜里的西漢藍色玻璃碗、東漢水晶瑪瑙珊瑚珠串、隋唐時期的黃釉胡人俑、明代的威尼斯、孟加拉等地方的銀幣等展品。看到明清時期的外銷紋章瓷盤、廣彩人物紋大碗等廣州當時對外貿易的“暢銷品”時,境外采購商們紛紛舉起相機拍照留念。
參加本次巴西中國商會的負責人說,“2024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中國自2009年起一直是巴西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能在參加廣交會期間親自了解到廣州‘千年商都’的商貿文化,也更增加了我們在廣州尋找商機的信心。”
行程的第二站,客商們來到蘭圃。一路上客商們感受著蒔花、焚香、品茗、聽雨、撫琴、對弈、酌酒、讀書、侯月、尋幽等古風“十雅”,還同時向非遺傳承人學習和體驗通草畫、廣繡、剪影等。
傳承人區宏山老師一邊手把手教客商彈奏古琴,一邊向客商們介紹中華傳統文化。“嶺南古琴的演奏營造了一個清、微、淡、遠的意境,充分體現了嶺南琴派的古樸、剛健、爽朗、明快的特色。”
現場,客商們還跟著老師描畫著色彩艷麗的通草畫。傳承人蘇昕老師介紹:“通草畫獨特的用材和筆法充滿了濃郁的嶺南色彩,使它與廣彩、廣繡等外銷品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最暢銷的傳統手工藝品。”
澳大利亞企業代表說:“這次的考察團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讓我們體驗了獨特的中華文化魅力。我們回去也會向朋友分享這次考察團的經歷,邀請身邊的親朋好友再來廣州體驗。”
粵式茶點“一盅兩件”中外聞名,考察團客商來到位于流花中心的點都德,這里特制了以花入點的點心菊花糕。此外,客商們還品嘗到了非遺叉燒包和早茶四大天王等特色的粵式點心,他們紛紛對此贊不絕口。
隨著夜幕降臨,客商們來到本次行程最后一站珠江夜游。在甲板上遠眺兩岸燈光流光溢彩、車水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