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讀書日期間,沉浸式讀書活動遍布珠海全城,全民閱讀熱潮涌動。
上個周末,斗門圖書館的春日市集上,讀者們互換書籍盲盒,分享閱讀的快樂;金灣區圖書館開啟悅讀季,換書大會、蓋章打卡等活動,讓讀者玩到盡興;香洲區圖書館開啟圖書樂漂計劃,用舊書漂流的方式,在故紙堆里尋覓書香邂逅“新知己”。
這些多彩的書香活動匯成珠海生動的閱讀生活,漸次勾勒出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全民閱讀”生態。從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已連續11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愈發成為珠海文化強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豐富多彩的閱讀文化、持續擴容的數字資源、不斷涌現的新型閱讀空間……近年來,隨著珠海全民閱讀工作不斷推進,濃濃的書香正在不斷涵養著城市氣質,推動城市高質量前行。
服務創新
公共文化供給“半徑”拓寬
“不用排隊等待借書,只要手機上有NFC功能,就能做到‘無接觸、無等待、無障礙’隨心借書?!币淮笤?,在珠海市圖書館,志愿者向市民介紹珠海市圖書館最近新推出的NFC手機借書服務。
市民夏先生聽后來了興趣,掏出手機登錄“借還NFC”APP后輸入個人信息,完成后將手機放置在書背面的芯片位置APP界面立刻彈出“借書處理成功”的字樣,數字黑科技加持的借書服務讓夏先生直呼高效便捷。
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近年來,珠海市圖書館一直以讀者需求為導向,在借閱服務方式上持續探索創新,讓公共文化服務的“觸手”不斷延伸到讀者“指”尖。
一方面,大數據、云計算的出現正在為公共服務插上“雙翼”。目前,珠海“粵讀通”數字證卡服務已經實現市、區圖書館資源全面覆蓋,讀者可以在珠海市圖書館(中心館)及各總分館實現全城通借通還服務。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從圖書到期刊,盡享全市圖書館內海量圖書資源。
關注到特殊群體的閱讀需求,珠海市圖書館在館內設置了視障聽障閱覽室,配備800余冊盲文文獻及數臺專用電腦,并將盲文文獻進行編目加工,為特殊群體打造專屬的閱讀空間。
另一方面,珠海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也在持續推進。
最近,正在努力備考的祝女士發現,珠海市圖書館旁新增了一間全開放、純公益的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霸?晚10”的開放時間讓她在下班后也能享受到圖書館的自助借還書服務,同時安靜的自習環境也能讓她的備考效率提升不少。除此之外,在珠海市圖書館二樓自習區,今年繼續實施內部擴容,作為全市最大的公共自習空間,調整后全館共計可提供790個自習座位。
這是珠?!稗D角遇到書香”的真實寫照。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城市全民閱讀的服務網越織越密。各級各類圖書館和文化服務點遍布產業園、鄉村、景區等,成功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務網絡。
“島上的文化中心離學校僅一墻之隔,里面的圖書室已經成為了孩子們最愛的讀書角?!惫鹕叫W校長莫國清表示,海島的文化設施環境與市區愈發趨同。
據悉,珠海市現已建成含市級中心館、區級總館4個(金灣、斗門、香洲、高新)、街鎮分館及中心館直屬分館27個、村居服務點167個、圖書流動站39個、粵書吧19個、閱讀推廣基地7個在內的總分館服務體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功能更新
新型閱讀空間拔節生長
谷雨時節,珠海市黃楊河濕地公園草木蔓發,一派生機盎然。坐落于公園內的善雅書房藝趣館,是珠海市唯一的濕地書房。
360度旋轉式鋼結構觀景平臺、圓弧形階梯式書柜、中央旋轉樓梯……這座造型獨特、充滿藝術氣息的圖書館,自營業后就成為斗門文化活動新地標和市民熱門打卡地。
據善雅書房藝趣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藝趣館內有閱讀座位136個,藏書6000余冊,是一個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新型公共閱讀空間。
“同時,我們以文化惠民為出發點,在館內開展故事閱讀、美術創意、非遺習俗傳承、非遺技藝展示等公益課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高質量的文化服務。”上述負責人說。
“看書看久了,抬頭就能看見黃楊河濕地公園的生態美景,特別舒服。”何女士閑暇之余很喜歡來藝趣館讀書,在她看來這里閱讀的體驗感更加多元化,不止是可閱讀空間,還有眾多文化展覽、極具斗門特色的體驗活動等,都讓文化變得更加生動。
善雅書房藝趣館是珠海新型公共閱讀空間建設的真實寫照。讓人感覺溫馨淡雅的善雅書房玉蘭館、依托自然生態環境建成的善雅書房雅趣館、種滿素綠織錦的停云書房等,都成了珠海文藝青年的心頭好。
據統計,珠海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型閱讀空間已超過50家,成功搭建起市民與“悅”讀的約會。與此同時,新型閱讀空間的集群綻放,進一步賦能城市有機更新。
斗門舊街粵書吧,坐落于斗門鎮斗門舊街,擁有藏書1.2萬余冊,以騎樓風格建設,充滿復古時光韻味;
東澳島山海經書屋,處在崖壁之上,由“倚山攬海驛站”改建而成,讀者站在書屋里即可俯瞰大海、仰望云端;
巨川唐公祠·香山悅書齋,將具有百年歷史的清代祠堂變身為充溢書香的書齋,老房內木雕、磚雕、石雕、灰塑和彩畫應有盡有……
從圖書館延伸到文化中心,再到粵書吧、百島書房等地的興起,因地制宜建設的公共文化空間,正切實精準為群眾提供有效文化供給,在城市氣質塑造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人文日新
從“閱讀”走向“悅讀”
從圖書館、書店到百島書房,變化的是服務方式和閱讀理念,不變的是文化服務的溫度和深度。
為了讓實體書店、圖書館更好地介入公共文化服務,2016年起,珠海市圖書館連續9年在珠海市新華書店發起“你選書,我買單”活動。從當年的世界讀書日開始,市民們只需持有讀者證,即可在珠海各大新華書店完成圖書借閱手續,直接將符合條件的新書借回家。
該項活動改變圖書館傳統采購與薦購模式,而是將圖書采購權交給讀者,有效縮短了新書到達讀者手中的時間,一直以來頗受珠海讀者歡迎。據統計,活動開展9年以來,累計參與的讀者人數超過18000人次,共采購圖書48300冊。
除了傳統紙質閱讀和電子閱讀的數據,當下珠海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閱讀方式也在不斷“迭代升級”。
“夢回漢唐”文化市集,讓讀者穿越歷史,對話古今,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傳統文化;“自然圖書館”項目,帶領讀者走近富有歷史韻味的山川河流,體驗珠海特有文化底蘊;“我是珠海講書人”為市民搭建分享舞臺,傾聽他們在珠海的閱讀故事……
一批批讀者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讓全民閱讀在這座青春之城上落地生根、碩果累累,也讓珠海散發出“書香”氣質。
據統計,2023年,珠海市各級公共圖書館共舉辦各類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810場次,惠及群眾約300萬人次;全年接待讀者約201.6萬人次,書刊文獻外借約101.4萬冊次。
據悉,今年世界讀書日期間,珠海市圖書館將聯合各區總分館、基層服務點、粵書吧及閱讀推廣基地開展閱讀服務,在全市范圍內推出文化活動100余場,形式覆蓋親子活動、展覽、講座等內容。
珠海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優質文化服務構筑家門口的“精神糧倉”,進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務觸角,讓更多人在家門口享受閱讀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