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022年全省建筑領域節能宣傳月啟動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本次節能宣傳月以“綠色低碳·節能先行”為主題,重點展示分享建筑節能、綠色建筑、綠色生態城區等工作實施中的節能技術,以及建筑節能減排中的典型案例,并現場共同探討建筑節能創新話題和前沿理念。
去年1月1日,《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正式出臺施行,為廣東全面推行綠色建筑,建立健全綠色建筑全壽命期監管體制機制提供法治保障。
全省地市因地制宜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術標準。比如廣州編制《嶺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指南》等,惠州、東莞印發綠色建筑設計、施工圖審查、驗收各環節工作要點和指南,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
同時,廣東加強建筑節能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因地制宜發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十三五”期間,全省建筑領域節能水平穩步提高。城鎮新建節能建筑面積9.5億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2021年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73%。
在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多地,已建成高星級綠色建筑發展聚集區,深圳證券交易所營運中心、廣州發展中心大廈等成為我省綠色建筑發展的“標兵”。其中,南沙靈山島新建建筑獲得國家首個最高等級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規劃設計標識,是我省綠色建筑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重要體現。
目前,廣東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已按《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等有關要求,全面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的《廣東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總目標:到2025年,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綠色建筑全面建設。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建筑節能降碳水平,開展嶺南特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技術路線和指標體系研究,并健全完善綠色建筑設計、建設、交付全過程監管配套制度。同時,推動裝配式建筑提質擴面和綠色建材應用,支持以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為核心、相關產業集聚發展的建筑工業化智能科技園建設,做大做強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集群。